十九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教育学原理考点精讲:教育学原理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0-04-08 13:20:24  |  关键词:

  •  
  •  
  •  

教育学原理考点精讲:教育学原理

学科特点分析

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的科目之一无论是对统考的考生而言还是对参加自主命题的考生来说教育学原理在整张考卷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甚至关涉着考试的成败所以各位考生首先要在观念上认识到其次要在方法上有所精通

要了解教育学原理的复习方法首先应当对这部分知识的性质有个清楚的认识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广泛地存在人类社会生活之中人们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工作需要对它进行研究总结教育经验认识教育规律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一般来说教育学原理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即教育基础理论教育实践教育与人及社会的关系其中教育基础理论部分主要包括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第二章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第五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第六章教育制度教育实践部分主要包括第七章课程第八章教学第九章德育第十章教师与学生教育与人及社会的关系主要是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学科知识概览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内在逻辑关系教育学原理也不例外如果我们仔细探究会发现考试大纲对教育学原理作要求的内容可以用教育学教育的两个基本定义进行逻辑串联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总述

第二章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分述1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标题中揭示三个主题1.教育2.教育的产生3.教育的发展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分述2教育的外部规律

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分述3教育的内部规律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旨在揭不教育规律的科学第五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六章教育制度教育活动的制度保障

第七章课程教育活动的手段—教育影响1

第八章教学教育活动的手段—教育影响2

第九章德育教育活动的手段—教育影响3

第十章教师与学生教育活动的主体与对象

狭义上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指教育者即教师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即教育目的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即教育制度地对受教育者即学生的身心施加影响即课程教学德育),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即教育目的教育活动的归宿的活动

复习方法点拨

1.教育基础理论的复习考生需要抓住主要的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教育发展的经纬以及发展方向以获得关教育状况的整体概念建议考生复习时采用网络式复习法即采用章要点三个层次对教材进行梳理和编织记忆网络这样做不仅记得仔细牢固而且对回答跨章节的分析论述题也十分有利

2.教育实践部分的复习重在理论联系实际首先要了解教学实践知识的概念内容背景意义其次要关注目前我国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的重要改革最后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建议大家在阅读教材记诵笔记的同时多关注一些教育热点问题不错的材料有《中国教育报》人大复印资料和某些学术领头人发表的论文考生可以在阅读的基础上认真思考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或者从多角度针对该问题自行设计题目然后作答最后自己判分总结

3.教育与人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复习一方面需要将教育放置在社会的大环境中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看待尤其在解释教育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时既要看到社会对于教育的制约作用又要考虑到教育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在教育与人的发展部分的复习可以与教育心理学中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相联系专业课复习时可以利用的融会贯通法”,专业的各门功课之间有着内在的相关性在复习时可以先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弄懂然后把它们串起来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思维和理解如果能够做到融会贯通无论对理解还是记忆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