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权属于( )。
A.国家 B.中央 C.地方 D.学校
2.我国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在全国颁布并推行的现代学制“癸卯学制”,以( )的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俄国
3.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应在小学、初中、高中后进行三级分流,以( )为重点。
A.小学教育 B.初中教育 C.高中教育 D.中等职业技术教
4.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是( )。
A.制度教育 B.非制度化的教育
C.家庭教育 D.社会教育
5.学制中各级各类学校分段的主要依据是( )。
A.文化传统 B.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C.人口状况 D.社会制度
6.学制中有显著的“双轨制”,这表明学制受( )制约。
A.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技发展的状况 B.人口状况
C.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D.社会制度
二、辨析题
教育制度就是学校教育制度。
三、简答题
何为学制?学制建立的依据是什么?
四、分析论述题
学制的变革有哪些趋势?根据我国实际,参照现代学制变革的趋势,你认为我
国现行学制需要进行哪些改革?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A 5.B 6.D
二、辨析题
答:观点不正确。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教育体系,以及为保证该体系的正常运行而确立的种种规范或规定。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人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制是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因此,不能把学校教育制度等同于教育制度。
三、简答题
答: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学制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它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学制的产生、发展和变化也是由这些因素决定的。具体来说,有以下这些因素:
(1)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
(2)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又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3)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
(4)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还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5)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还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6)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不能忽视本国的民族传统和文化传统。
四、分析论述题
1.答(1)现代学制的变革趋势:从纵向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制学制的方向发展。从横向学校阶段看,每一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类型日益多样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我国现行学制需要进行的改革是:幼儿教育学制不宜改动,发展也应量力而行;义务教育学制分段应多样化;中等教育应多样化和综合化,高等教育走向开放—多层次、多类型;发展成人教育。
(3)现代教育制度改革主要表现在:义务教育年限延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构建了终身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