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一、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2018年厦门大学名词解释)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竞争激烈,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影响着国际竞争力。因此,经济发达国家开始将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9-12年,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义务教育的年限均有进一步延长的趋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到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186个国家中有98个规定了九年或九年以上的义务教育,有些国家更把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高中阶段。
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2011年统考选择题、2013年统考选择题)
普通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现代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劳动者的文化和技术素质的要求不断增加,原有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分离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求,于是,普通教育开始开设职业课程,职业学校也开始加设普通课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倾向。
三、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研究生院教授马丁·特罗博士发表了一系列有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论著。他认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它的性质基本不会改变。当达到15%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改变,转向大众型。”他在《从大众高等教育走向普及》中,对自己早先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论”中的“普及教育”的内涵作了新的解说。他论述道:“大众高等教育今后10年的主要任务是从大众阶段迈向普及阶段。但是大众高等教育与普及高等教育的区别不再定义为越来越多的学生进人各种各样的学校学习。这是旧的普及高等教育观念。今后的普及高等教育不在于注册人数,而是在于参与和分享,即是与社会大部分人,几乎包括在家里或在工作单位的全体成年人密切相连的4继续教育'。这种教育不再凭借传统的学院或大学校园,而是通过远程教育。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并不是为了追求学位和学分,而是为了保持或改善其在就业市场中的地位,或者为了自娱自乐,其结局有点类似于‘学习社会’(1earningsociety)”。
如果按照马丁·特罗的理论,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向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迈进。
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2014年统考选择题、2016年统考选择题、2018年统考单选题)
终身教育是继续教育的扩展,是指人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教育的总和,所以,在美国也称为“终身教育”。它不仅包括学校教育后的继续教育,而且包括学前教育、青少年教育,以及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的教育。传统的观念一般把人的一生分作两个部分,前半生接受教育,后半生从事工作。现在这种思想认识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客观发展现实,实际上也是不科学的。因为教育应当是一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地学习的过程。它不仅要给学生传授走向社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他们继续学习的自学本领,以便走出校门后能够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适应不同的新工作的要求。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要,世界各地出现f各种类犁的新学校,如函授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大学、短期大学以及车厢大学、旅行大学等等。有全曰制、半日制、部分时间制(每周一两次)等多种。目的是利用各种时间,采取多种形式,为各种不同需要的人提供灵活、方便的求学机会。
注意:此部分内容与其他内容联合出论述题,如与现代教育的特征或与教育应对现代社会的挑战相结合进行考查。考生要能运用学校教育制度的有关知识来分析我国现行学校整教育制度的改革问题。
◆易考题型: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Ø 推荐用书
[1]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第一、二节)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四章教育制度(第一、二、三节)
Ø 本章重点梳理
1.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以及相关概念辨析。
2.简述学制确立的依据。
3.简述现代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Ø 本章历年真题回顾
4.(2013年统考单选题第6题)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下列属于我国基本教育制度的是( )。
A.社区教育制度 B.成人教育制度
C.教师教育制度 D.教师资格制度
【解析】选B。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九条规定。
2.(2013年统考单选题第12题)当代中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 )。
A.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 B.普通教育与通用教育相融合
C.与初等教育贯通 D.与高等教育贯通
【解析】选A。当代中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综合化。
3.(2014年统考单选题第6题)我国现行学制是( )。
A.单轨制 B.双轨制 C.三轨制 D.分支型学制
【解析】选D。
4.(2014年统考单选题第13题)关于终身教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本特征
B.终身教育主要是为了发展人的职业能力和素质
C.终身教育涵盖了人的一生,不限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
D.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
【解析】选B。
(8)(2015年统考单选题第11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指出,在普通高中深人推出课程改革,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 B.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化
C.全面普及普通高中教育 D.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解析】D。
【考查知识点】教育目的
6.(2015年北师大名词解释第1题)教育制度
【解析】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有机构成的总体及其正常运行所需的种种规范、规则或规定的总和。它包含学前教育机构、学校教育机构、业余教育机构、社会教育机构等,还包括各机构间的组织关系、各机构的任务、组织管理等,它的设立主体是国家,是国家教育方针制度化的体现。教育制度是一个社会赖以传授知识和文化遗产以及影响个人社会活动和智力增长的正式机构和组织的总格局,是社会制度中的一种,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家庭制度并存于社会结构之中。
(2016年统考单选题第2题)下列说法有悖终身教育理念的是( )。
A.学习贯穿人的一生
B.学校教育不再享有教育的垄断权
C.终身教育从正规学校教育结束时开始
D.当地社会在终身教学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解析】C。
7.(2016年统考单选题第6题)双规学制形成于18、19世纪的西欧,其中一轨是“学术性”,另一轨是“职业性”,以下关于这种学制形成方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两条轨道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