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教育学原理考点精讲:课程与课程理论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0-04-08 14:09:43  |  关键词:

  •  
  •  
  •  

教育学原理考点精讲:课程与课程理论

第一节 课程与课程理论

课程的概念

课程的定义

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的关系课程含义的不同观点

1.课程即教学科目我国古代的课程有六艺”,欧洲中世纪的课程有七艺”。事实上最早采用课程一词的是斯宾塞他也是从指导人类活动方面的诸学科角度来探讨知识的价值和训练的价值的

2.课程即学习经验杜威)。学生的学习取决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但这一课程观把个人经验都包含进来显得过于宽泛

3.课程即文化再生产鲍尔斯金蒂斯)。在他们看来任何社会文化中的课程事实上都是该种社会文化的反映学校教育的职责就是要再生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和价值

4.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弗雷尔)。他们认为课程不是要使学生适应或顺应社会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摆脱社会制度的束缚他们建议把课程的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弊端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改造社会和社会活动规划等方面课程应有助于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制定社会规划

5.古德莱德认为有着五种不同层次的课程概念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与经验的课程这五个层次的课程概念在人们日常对课程概念的讨论中出现频繁且具有一定层级性并且可以视为是课程在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不同体现形式。(2015年北师大简答题

1理想的课程

理想的课程是指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与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理想的课程的设计建立在教育学与心理学等原理基础之上从理论以及实践的角度论证课程的必要性其体现了人们对课程与教学的期望而为了能够具有实践价值并发挥作用在制定的时候须有一定的纲领性指导内容

2正式的课程

正式的课程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所规定的课程即列人学校课程表中的课程包含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等相关内容

与理想的课程相比正式的课程在内容上并没有做多少修改只是获得了官方的批准认可与推广实施而已正式的课程只是理想的课程中的那些被官方认可与授权的部分

3领悟的课程

领悟的课程指的是任课教师对正式的课程所领悟而形成的课程不同教师对于正式的课程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解释的方式所以他们对课程的领会与正式的课程之间会有一定的差距而这个差距就会影响课程所预期结果的获得

4运作的课程

运作的课程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所实际实施的课程教师领会的课程与所实施的课程之间的差距也是很大的此差距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的理论认识理解深度实践教学能力学校课堂条件以及学生的发展水平的影响

5经验的课程

经验的课程指的是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实际上体验到的东西由于学生有着不同的经验基础而形成了自己对事物特定的理解不同学生听同一堂课会有不同的体验或是学习经验并且这些经验才是该课程最终对学生的实际影响决定了课程对学生的作用以及效果

这五个不同层次的课程概念涵盖着不同的课程领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层级性并且可以视为是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不同体现形式由此可以粗略地把课程对学生的作用过程视为理想课程的设计正式课程的制定教师对正式课程的领悟教师的课程实施以及学生的经验课程的建构五个阶段而在各个阶段这些不同层级的课程实施又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最终影响课程对学生的效果与价值

◆易考题型辨析题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两者词义上的模糊中外专家的认识不同也由文化传统特别是教育传统的影响至今仍未有比较一致的见解总的来说有这样一些看法

1.大教学小课程2.大课程小教学3.课程与教学目的手段的关系4.课程教学二元独立模式5.课程教学二元相互联系模式

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2013年北师大简答题2017年统考选择题

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出版了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1949拉尔夫·泰勒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该书被公认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对课程理论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

此后课程理论成为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并在不同教育哲学的基础上形成各种理论流派

知识中心课程理论2013年统考简答题

1.知识中心课程理论的内涵

即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有关科学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组成不同的学科分科进行教学每门学科的教材要根据科学的系统性连贯性进行编制

2.代表人物

赫尔巴特斯宾塞巴格莱

3.特点

1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和准备

2重视教材的逻辑组织

3强调训练的价值

4.优缺点

知识中心课程论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但是它完全从成人的生活需要出发不重视甚至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2015年统考简答题

1.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的内涵

即改造主义课程论认为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2.代表人物

布拉梅尔德

3.特点

改造主义课程论不太关注学科的知识体系而是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社会问题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主张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社会中去课程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

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

1.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的内涵

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主要包括经验主义课程论和存在主义课程论

经验主义课程论认为应该彻底否定各种以学科主题为中心的传统观点主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等为价值取向以儿童的社会活动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和教学

存在主义课程论认为在确定课程的时候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承认学生本人为他自己的存在负责即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决定

2.代表人物

经验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杜威存在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奈勒

3.特点

1学习者的兴趣是基础

2学生位控制的中心

提示除了以上课程流派外考生运要分析并评价经验主义学科中心主义社会改造主义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课程论流派的不同观点建议参照推荐书目荎行复习

◆易考题型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