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相关内容,为报考心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1.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
格式塔心理学是产生于德国的一种心理学流派,被誉为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先驱。经典实验是黑猩猩学习实验,包括箱子系列实验和棒子系列实验。
基本观点:
(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的构造完形;
(3)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需要以意识为中介。
格式塔心理学提出了“整体不等于各部分之和,而大于各部分之和”的著名论断。
评价:完形——顿悟说作为最早的认知学习理论,虽然不如联结——试误说那样完整而系统,其实验范围也较有限,在当时的影响也远不及联结说,但它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强调心理具有一种组织的功能,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强调观察、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对反对当时联结论的机械性和片面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当前创造科学的学习理论体系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
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是建立在他及其同事进行的大量白鼠学习实验的基础之上的,其中,位置学习实验和奖励预期实验是其典型代表。
基本内容:
(1)学习是有目的,是期待的获得。
(2)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所谓认知地图是动物在头脑中形成的对环境的综合表象,包括路线、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等信息;认知地图也即现代认知心理学所说的认知结构,形成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是教育的关键和核心。
(3)外部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存在中介变量,即S-O-R。
(4)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没有强化也可能产生学习,称为“潜伏学习”。
补: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苛勒的猩猩够香蕉、华生的孩子怕白毛、斯金纳的白鼠能压杆、托尔曼的白鼠走迷宫,还有一位班杜拉,充气娃娃玩得乐陶陶。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