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也称活动课程理论,主张以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课程。
A.经验主义课程论 B.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C.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D.存在主义课程论
2.“课程即学习经验”是( )关于课程的观点。
A.杜威 B.弗雷尔 C.鲍尔斯 D.斯宾塞
3.( )是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依据”
A.教育目标 B.课程目标 C.课程标准 D.课程计划
4.学科课程论与活动课程论的根本分歧在于是以书本知识为中心还是以( )为中心。
A.经验 B.活动 C.儿巅 D.社会
5.( )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A.课程评价 B.课程实施 C.课程标准 D.课程计划
6.反对分科课程,主张课程的内容要适合儿童的需要和能力的教育家是( )。
A.布鲁纳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卢梭
7.在课程体系中,属于课程的总体规划的是( )。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教学指导
8.知识、社会要求与条件、( )是影响课程发展的三个主要外部因素。
A.教师 B.学生 C.学校 D.经济
9.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途径改革
10.我国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微观背景是( )。
A.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 B.素质教育的实施
C.经济的飞速发展 D.政治的民主化
二、辨析题
我国课程计划中的”活动课程”与杜威所提倡的活动课程无实质性的差别。
三、简答题
简述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主要观点。
四、分析论述题
结合实际,述评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D 4.A 5.B 6.C 7.A 8.B 9.C 10.B
二、辨析题
答:观点不正确。造成将两种“活动课程”混为一谈的根本原囚,在于没有真正理解杜威所提倡的“活动课程”的含义。杜威的活动课程,主张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来组织课程。它从根本上反对分科课程。而我国课程计划中所设的活动课程,作为课程的一种类型,并不反对分科课程,而是与分科课程相并列、提供学生自由选择、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
三、简答题
答:课程的理论流派主要有:
(1)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斯宾塞和巴格莱。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有关科学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组成不同的学科,分科进行教学。强调每门学科的教材要根据科学的系统性、连贯性进行编制。
(2)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是布拉梅尔德。主张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这种课程理论又称为改造主义课程论。
(3)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
这种课程理论可以区分为经验主义课程论和存在主义课程论两种。经验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杜威,认为应该彻底否定各种以学科主题为中心的传统观点,主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等为价值取向,以儿敌的社会活动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和教学。存在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奈勒,这种课程论认为,在确定课程的时候,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承认学生本人为他自己的存在负责,即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决定。
四、分析论述题
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是:从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和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现实出发,借鉴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课程改革的经验,针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次课程改革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即:明确区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突出学生的发展,科学制定课程标准;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
结合实际,评价新课程改革的效果,关键要谈出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