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概述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教学模式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活动的范型。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的概括;它既可以直接从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中通过理论概括而形成,也可以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提出一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后形成。
(二)教学模式的特点
1.指向性
由于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而且每种模式的有效运用也都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因此不存在对任何教学过程都适用的普遍有效的模式,也谈不上哪一种教学模式是最好的教学模式。最好的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情况下达到特定目标的最有效的教学模式。
2.操作性
教学模式是一种具体化、操作化了的教学思想或理论,它把某种教学理论或活动方式中最核心的部分用简化的形式反映出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比抽象的理论具体得多的教学行为框架,具体地规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章可循,便于教师理解、把握和运用。
3.完整性
教学模式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所以它有一套完整的结构和一系列的运行要求,体现着理论上的自圆其说和过程上的有始有终。
4.开放性
教学模式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有一个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虽然教学模式一旦形成,其基本结构保待相对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该教学模式就从此一成不变。教学模式总是随着教学实践、观念和理论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得到丰富、创新和发展而日臻完善的。教学模式的不断变革与发展,正是其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5.灵活性
对于并非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体现某种理论或思想,又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操作的教学模式来说,在运用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科的特点、教学的内容、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师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细致的方法上的调整,以体现对学科特点的主动适应。
◆易考题型: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
(三)教学模式的结构
教学模式通常包括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五个因素,这五个因素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就是教学模式的结构。
1.理论依据
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反映,是一定理论指导的教学行为范型。不同的教学观往往提出不同的教学模式。例如情境—陶冶模式的理论依据是人的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理智与情感活动在认知活动中的统一。
2.教学目标
任何教学模式都指向和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并对构成教学模式的其他因素起着制约作用,它决定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组合,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正是由于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的这种极强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不同教学模式的个性。不同的教学模式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
3.操作程序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或操作程序,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及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
4.实现条件
实现条件是指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因素,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和教学时间等。
5.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教学模式所特有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由于不同的教学模式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达到的教学目标不同,使用的程序和条件不同,当
然其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亦有不同。目前,除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外,有不少教学模式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易考题型:选择题、简答题
二、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一)程序教学模式
程序教学模式是由斯金纳根据条件反射学习理论提出的。在这一模式中,要求教师事先按照逻辑顺序将教材编排成若干小的分离的步骤,学习者依据自己的情况按步骤学习。而且每学完一个步骤,都会立即得到强化。这种强化主要在于只有在学习者作出正确的反应之后,才允许进行下一个步骤。最后通过一步步的积累而达到学习目标。程序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小步子逻辑序列;(2)及时强化;(3)自定学习步调。
程序教学模式的优点:目的要求明确,学生通过小步子的循序学习能掌握预定的系统知识与技能;便于学生个人学习,能适应个别差异,提高学习效率和能力;能迅速呈现反馈信息,使学生明了自己的学习效果,强化学习的动力。
程序教学模式的缺点:严格规定了学生前进的步子,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为创造性学习是不能运用固定的程序来教学的;在程序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关系都不密切,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二)发现教学模式(2013年厦门大学已考名词解释)
发现教学模式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根据其认知心理学观点提出的。他认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尽可能地使学生牢固掌握科学内容,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且自动的思想家,使其日后能独立地往前迈进。为实现这一目标,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发现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按照发现过程编制的教材或材料进行“再发现”回答他们自己的疑问,解决他们目己的同题的教学模式。
发现教学模式的目标在于:发展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让学生从已知事实或现象中推导出未知,形成概念,从中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独创精神,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发现教学模式的一般步骤: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材料—作出假设—作出结论。
发现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模式,它对发展学牛的归纳思维、直觉思维和迁移能力,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形成科学探究精神和习惯是有价值的。但是这一教学模式也有许多局限性,如费时费力,适应面窄等。
(三)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是布鲁姆基于“任何教师实际上都能帮助他的所有学生获得优异成绩”这一信念而提出来的。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主张大多数学生(95%以上)能够掌握我们必须教授的内容,强调教学的任务就在于找到使学生掌握所学学科的手段,而基本任务则是确认怎样才算“掌握了这门学科”,并探求能使大部分学生达到这种掌握的方法。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的一般步骤:定向(教学目标)—单元掌握—形成性测验——终结性测验。
这种教学模式的中心任务不是控制学生而是控制学习,关键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布鲁姆要求把教学与评价结合起来,形成新型的反馈教学,及时查漏补缺,使大多数学生掌握每一项学习任务。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由于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手段,能获得信息反馈,因而可以有效地控制教学,大面积地提高教学量,提高教师的教学信心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注意不够,易增加师生的负荷,不利于优等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教学行为的复杂性。
(四)暗示教学模式
暗示教学模式是保加利亚的洛扎诺夫研究总结提出来的,主要用于语言教学。
暗示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暗示原理,即让学生在接受暗示中学习。暗示教学通过音乐的暗示,使学生处于精神放松状态下,无意识心理活动发挥作用,从而激发人的超强记忆力。
暗示教学的基本操作程序:说明内容—朗读—边播放音乐一边朗读一角色表演一伸展活动。
暗示教学模式的特点:让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运用暗示、联想、练习和音乐等综合手段、方式,诱发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兴趣,使大脑两半球协调活动,有意识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结合,形成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充分发挥学习潜力,提高教学效果。
但是,实施暗示教学法要求众多的条件,如:教学设备方面,要有宽敞的、布置雅致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