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实验心理学知识点:听觉实验”相关内容,为报考心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听觉实验
(一)听觉现象的测定
1.声音的心理属性
(1)音高:也称音调,是人对声波频率的主观感受,频率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低。其单位是美(mel),规定1000Hz时,40分贝的音高为1000 mel。
音高量表的制定可以采用分段法,包括二分法和多分法。
(2)响度:又称音强,是人对声波振幅的主观感受,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其单位是宋(Song),一个宋为1000Hz,40分贝时所听到的是音调的响度。声波的振幅可用声压、声压级与声强、声强级、声功率级来度量。而听觉的响度则可借助响度量表来确定。
①响度量表,听觉的响度不仅与声音刺激的强度有关,也与刺激的频率有关。当刺激的频率数保持恒定时,便可以得出一个随声音刺激的强度变化而变化的响度量表。与音高量表一样,响度量表也可采用二分法和多分法进行制作。
②等响曲线,是由响度水平相同的各种频率的纯音的声压级连成的曲线。每条曲线上各种频率的声音的响度感觉是相等的。为了说明和区别各条等响曲线,可采用响度级(equal loudness level)作为量度指标。任意一条等响曲线的响度级为经过1000Hz的垂直线与等响曲线相交点所对应的声压级。其中,响度级是利用平均差误法(调整法)来确定的。
等响曲线反映出响度听觉有以下特点:
①响度级受声强的制约,声强越高,响度级也相应增加;
②频率也是影响响度的一个因素;
③不同频率的声音有不同的响度增长率。
(3)音色:反映了声波混合的听觉特性。纯音不存在音色问题,符合音色才具有不同的音色。
2.声音的掩蔽
听觉掩蔽:一个声音的存在使另一个声音的强度阈限提高的现象。
(1)同时掩蔽:掩蔽声和被掩蔽声同时存在且相互作用时发生的掩蔽。
①纯音掩蔽的特点:掩蔽音强度提高,掩蔽效果随之增加;掩蔽音对于频率相近的声音影响最大;低频音对于高频音的掩蔽效果,大于高频音对低频音的掩蔽效果。
②噪音掩蔽的特点:白噪音的掩蔽效果不同于纯音;噪音强度低,各种纯音的阈限差别大;噪音强度提高,各种纯音的差别阈限缩小。
③噪音和纯音对语言的掩蔽特点:噪音的掩蔽效果比纯音的掩蔽效果好,但并不是所有强度的噪声都能造成同样的干扰。噪音要相当大,大到让人厌烦,才会降低语言的清晰度或可懂度;纯音的掩蔽效果中,300Hz比1000Hz掩蔽作用大,因此要注意排除低频音对语言的最重要的频率干扰。
(2)前后掩蔽:在非同时作用的条件下的掩蔽。前后掩蔽有以下特点:被掩蔽音在时间上越接近掩蔽音,阈值提高越大;掩蔽音和被掩蔽音相距很短时,后掩蔽作用大于前掩蔽作用;单耳的掩蔽作用比双耳作用显著;掩蔽声强度增加,掩蔽量不会相应增加。
(3)中枢掩蔽:掩蔽音和被掩蔽音分别施加于两耳时产生的掩蔽称为中枢掩蔽。中枢掩蔽的效果小,比单耳情况下的掩蔽小50~60dB。它的效果是对称的,且受频率的制约,最大的掩蔽效用发生在掩蔽音和被掩蔽音频率接近的条件下。
3.听觉疲劳与适应
(1)听觉疲劳:声音刺激长时间作用于听觉器官而引起的听觉阈限暂时提高(感受性降低)的现象。通常把阈限提高的量作为疲劳指标,称为暂时阈移。
(2)听觉适应:持续的声音刺激引起听觉感受性下降的现象,常用响度平衡法研究。最大的适应发生在与“适应声”相同和相近的频率。
听觉适应与听觉疲劳最大的区别在于,听觉适应是一个平衡的过程,能够达到一个稳定水平。
(二)声音的空间定位实验
1.声音方向定位线索
对于声源的判断,主要有三种双耳线索:强度差、时间差和相位差。
2.听觉方向定位实验
Pierce和Young的音笼实验、咔嗒声实验(研究两耳时间差异的國限)、连续乐音实验(双耳分听)、野外乐音实验(更接近日常生活)。
(三)语音知觉实验
1.语音及其声学特点
(1)语音的成分:元音、辅音、特殊的语音。
(2)语音的组成要素:音调、音强、音色、音长。
(3)语图仪:将复合音或语言分析为组成成分频率,显示频率——强度——时间变化的仪器,能形象地以图示形式表达听觉特性。通过语图仪可以清晰地看到言语的形象,称可见言语,即把语音信息中的频谱成分及能量分布以可视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
2.语音知觉的声学线索
(1)发音部位不同的辅音,其语音知觉依赖它们发噪声的频率位置和后面元音的F2(第二共振峰)过渡的频率这两个声学线索;
(2)发音方式不同的辅音,其语音知觉依赖F1(第一共振峰)的特点这一声学线索。
3.语音知觉的范畴性
当一个语音的声学参量沿着其整个范围变动时,若达不到一定数值,则听者的反应就会在一个范畴内反应,在一定的物理特征范围内被知觉为某一语音,而超过这个范围,则可能被知觉为另外的语音。由一个范畴到另一个范畴的这一点称为音位界,类似心理物理学中的差别阈限。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实验心理学知识点:听觉实验”,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