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心理统计学知识点:标准参照测验”相关内容,为报考心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标准参照测验
(一)概述
1.含义
又称目标参照测验(戈莱塞,1971年提出),即根据某一明确界定的内容范围而镇密编制的测验,并且被试在测验所得结果也是根据某一明确界定的行为标准直接进行解释的,比如:四六级考试,要求达到425分才算通过。(这是郑日昌老师1995年的观点。大家现在参加的四六级考试是常模参照测验。)
2.作用
了解个体在所规定的测量内容上的行为水平,其出发点是个体本身的绝对水平,而不再是个体间的水平差异(常模参照测验关注)。
(二)信效度
1.信度
该测验并不采用常模参照测验中运用相关系数计算出来的信度系数,原因是相关系数易受分数分布的影响,而标准参照测验关注的是个体本身的绝对水平,不考虑分数分布。
(1)分类一致性信度:考察同一被试团体在同一测验的两次施测中是否被分在同一类中(如两次都及格或两次都不及格),P0=(a+d)/N。a为两次都及格的人数,d为两次都不及格的人数;N=a+b+c+d,为总人数。
(2)荷伊特信度:采用方差分析法,找出个体真实水平的变异在总变异中占的比例。此方法不需考虑分界点问题,应用更普遍。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心理统计学知识点:标准参照测验”,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