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
一、复习方法提示
自2007年开始,教育学统考已经经历了12个年头,通过对12年考题的研究不难发现,外国教育史部分的分值始终保持在50分左右,考试的题型主要有:选择题、简答题和分析论述题,其中选择题一般为10道左右,所占分值20分左右,剩下的30分要么是两道简答题(15分/题),要么是一道分析论述题(30分/题)。在了解外国教育史部分考试题型分布的基础上,我们建议考生在复习本部分过程中应当注意详略,对于容易出大题的部分应当着重背诵。从历年的真题来看,出题较多地集中在近、现代教育史两部分。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北京师范大学在2013年的自主命题试卷中考察名词解释l题、简答题1题,共计15分;厦门大学在2013年的自主命题试卷中考察名词解释2题、辨析题1题、简答题l题,共计12分。
从考试内容来看,本部分出题更加灵活多样,加大了对细节知识点的考查,所以建议考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各个知识点,并且关注细节知识点。
下面将外国教育史部分的知识框架搭建出来,让考生对本部分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外国教育史部分知识概览
由于教育史部分的知识点相对对杂乱繁多,所以在记忆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可以将时间先后顺序作为一条贯穿其中的主线,还可以通过教育史上特殊的三条脉络来整理知识点,这三条脉络分别是:
教育思想史:指的是人们对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的认识过程,主要体现在一些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中,如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杜威等的教育思想;
教育制度史:指的是教育活动、教育行为制度化和法律化的过程,主要体现在相关的教育政策法规当中,如美国的赠地法案、日本的《教育令》等;
教育实践史:指的是教育活动和现象的改革发展过程,主要体现在各个时期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活动当中,如人文主义教育改革、进步主义教育改革等。
建议考生可以以这三条脉络作为基线,将外国教育史部分的基本知识点清晰地呈现如下:
提示:1.建议考生先将参考书通读一遍,对所有知识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2.在通读完课本后按照这三条脉络对所有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一边整理一边记忆。
三、外国教育史的学习方法
学习任何一门知识和技能,对方法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在学习外国教育史知识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儿种方法需要掌握:
(一)联系社会背景知识
教育不是孤立存在于社会的,所以在学习教育史过程中应该与广阔的社会背景联系起来,把教育看成社会整体的一个部分。在关注教育史实的同时,也应该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如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知识进行了解,这样能够更好地理解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教育史实。
(二)历史的方法
这种方法要求考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外国教育史中的任何问题放到一定的历史范畴内考量,看教育发展是否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较之前面的史实有何进步之处,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加深我们对外国教育史的理解。
(三)比较的方法
比较法主要包括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定性比较和定量比较、宏观比较和微观比较等到,要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不同的比较方法,通过这种比较的视角,可以加深对外国教育史现象的认识,能够更好地认识教育想象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