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2014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3-04-25 17:33:12  |  关键词:

  •  
  •  
  •  

2014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作为考生与命题人交流的唯一资料和途径就是真题。所以读题要读命题人的思想,读懂了命题人的思想,就能赢得考试。因此,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333教育学综合的真题分享,今天更新的是2014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希望给备考教育学的同学提供帮助!

 

2014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名词解释

1.课程目标(见2010年哈尔滨师范大学真题)

2.陶冶教育(见2011年华中师范大学真题)

3.永恒主义

【答】永恒主义教育也称新古典主义教育,是现代欧美国家―种强调理性训练以及人的理性和教育基本原则的永恒性的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赫钦斯、阿德勒,英国的利文斯通和法国的阿兰等。具体内容有: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永恒的理性;永恒的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提倡通过教师的教学进行学习。永恒主义教育强调人的理性,强调阅读经典名著,有明显的复古主义倾向。

4.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答】工读主义的基本内涵有:以工兼学、勤工俭学、工人求学、学生做工、工学结合、工学并进,培养朴素工作和艰苦求学的精神,以求消弭体脑差别。其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思想和实践:(1)倡导工学主义,将工和学并立,做工的人一定要读书,读书的人一定要做工。(2)将工读视为实现新组织、新生活、新社会的有效手段。(3)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的思想。(4)工读是解决青年失学问题的好方法。将工读看作纯粹的经济问题,不承认其改造社会的功能。

5.骑士教育(见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6.道尔顿制(见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二、简答题

1.简要说明解决问题分哪几个阶段。(见2010年山东师范大学真题)

2.简述教育的生态功能。(见2020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3.我国教师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见2015年天津师范大学真题)

4.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见2012年东北师范大学真题)

5.简述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过程及其内涵。

【答】(1)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1934年,毛泽东明确地表述了苏区教育的根本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抗日民主根据地,依据党的“一切为着前线,一切为着打倒日本侵略者和解放中国人民”的总方针,执行了中共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教育方针政策,如实行抗战教育政策,提倡国防教育方针等。

(3)“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和教育方针。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教育的总方针,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和教育。这既是文化的方针,也是教育的方针。这一方针区别了新旧文化、新旧民主主义,也说明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6.如何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见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三、论述题

1.论述杜威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及其影响。(见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2.联系教学实际论述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见2014年杭州师范大学真题)

3.结合基础教育实际论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意义及其举措。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1)马克思主义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思想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确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政治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基础上的,是与未来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联系在一起的,它给人们指出了美好的奋斗目标。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精神动力之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强大精神动力。而这个精神动力就集中表现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一种勇敢进取、不断改革的创新精神,它的实质就是解放思想。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伦理道德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做了明确规定,为新时期人们言行的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的价值标准,是建立在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基础上的,所以,作为价值体系主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的基础。同时,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基础,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价值成果,彰显了社会主义时代的优秀革命道德。这几个方面的整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了更强烈的道德感染力。

以上就是天任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4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相关内容,更多院校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分享,敬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