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心理学学硕知识点:自我意识”相关内容,为报考心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自我意识
1.定义
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个体参与自我觉知时的一种习惯性倾向,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甚至可以被看成是一种人格特质。
詹姆斯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主我”与“客我”两个对立的部分。“主我”是主观的“我”,即是对自己活动的觉察者;“客我”是客观的“我”,即是自己活动的被觉察者。
2.构成
个人的自我意识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所构成。(厌食控)
(1)自我认识是指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知与评价,自我评价是在自我认知基础上对自己做出的某种判断。
(2)自我体验是自己对自己怀有的一种情绪体验,也就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
(3)自我控制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作用,人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自己命令自己的言语器官和运动器官进行种种活动;二是抑制作用,主观的我根据当时的情境,抑制客观的我的行动和言语。
3.特点
自我意识的特点:客观性、矛盾性、形象性、独特性和倾向性等。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心理学学硕知识点:自我意识”,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