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心理学学硕知识点:领导特质理论”相关内容,为报考心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领导特质理论
传统的特质理论认为,领导者具有某些固有的特质,而且这些特质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先天具备这些特质的人才有可能成为领导。比较有代表性的特质理论有:
(1)吉布(Gibb)的领导特质。吉布(1969)认为,要想成为卓越的领导者就必须具备以下特质:身强力壮,聪明但不能过分聪明,外向有支配欲,有良好的调适能力,自信。
(2)斯托格蒂尔(Stogdill)的领导特质。斯托格蒂尔(1974)进一步扩大了特质的范围,认为领导者应该具有下列特质:对所完成的工作有责任感,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热情并能持之以恒,解决问题时勇于冒险并有创新精神,勇于实践,自信,能很好地处理人际紧张并承受挫折等。
(3)伯恩斯(Burns)的交易型和改变型领导。伯恩斯(1984)最初把领导分为两类:交易型和改变型领导。交易型领导强调任务的明晰度、工作的标准和产出。与此相反,改变型领导则是通过更高的理想和组织价值观来激励他的追随者们。改变型领导能够为组织制定明确的愿景,他们更多地通过自己的领导风格来影响员工的动机和团队的绩效。
(4)豪斯(House)的魅力领导。豪斯(1971,1993)将伯恩斯的改变型领导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魅力领导的理论。豪斯认为,这种领导能依靠自身的影响力改变下属的行为,巴斯等人用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区分出了魅力领导者的四个特征:魅力、激发动机、智力激发、个人化考虑。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心理学学硕知识点:领导特质理论”,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