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中国教育史考点精讲: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0-04-10 15:41:36  |  关键词:

  •  
  •  
  •  

中国教育史考点精讲: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第六节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壬寅学制癸卯学制的颁布★★★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以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光绪二十八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关系。1902年为壬寅年故这个学制也称壬寅学制”,由张百熙主持拟定包括一系列的学制系统文件。它虽经正式公布但并未实行。学制主要分为三_段七级。第二年即光绪二廿九年又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19041月颁布执行。这个章程规定了学校系统除制定各级各类章程以外还制定了学校管理法教授法等。光绪二十九年为癸卯年故这个学制也称"癸卯学制。它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

癸卯学制纵的方向把整个学程分为三段七级。第一段为初等教育其宗旨在于培养儿童有浅近的知识并调护其身体”,分为蒙养院4初等小学堂5高等小学堂4共三级13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宗旨为高等专门之始”,仅设中学堂一级5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分高等学堂3分科大学堂3年到4通儒院五年共三级11年到]2年。儿童从7岁人小学堂到大学堂毕业学制总年限长达20-21年之久。横向的方面除直系各学堂外另有师范教育以及实业教育两个系统。

壬寅学制癸卯学制的制定与施行为中国新型学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学制颁布后各级各类学校获得了发展。但是由于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加之整个学制改革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的所以所施行的学制虽然形同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的学制但实质上仍然是受封建思想支配表现出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易出题型选择题

废科举兴学堂★★★

科举制正式形成于隋唐至近代它的弊端已充分暴露。清末新学堂兴起科举成了新兴学堂最大的障碍自鸦片战争以后科举制度不断遭到批判。庚子事变不少官僚和封疆大吏纷纷要求递减科举取士名额。科举制度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对学校的发展形成阻碍。学生为功名而学每到科举考试之时学生纷纷前往应考新学校也成了科举的附庸。光绪三十年(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等封疆大吏从维护清朝统治的基点出发奏请停止科举兴办学校。迫于形势清政府于当年八月下令自丙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停止工作。至此自隋朝起实行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完全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旧的取士制度在形式上宣告结束中国教育开始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过程来看科举的废除经过了这几个步骤1)改革科举的内容2)递减科举中额3)停止科举。科举从议废到实废仅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有力地配合了新学制的实施为新兴学堂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兴办学堂的高潮。科举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起过重要作用产生过重大影响是中国古代选官文化和考试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渗透到我们今天的文化教育中仍然需要我们加以认真对待和总结。

◆易出题型选择题

建立教育行政体制★★★★

清政府原先没有专门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教育由礼部兼管也只重管理科举考试下属国子监管理国学。科举制的废除使中国社会的教育秩序混乱为了规范全国的教育清政府需要设立新的教育机构来管理全国的教育。1905中央成立学部工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行政机关以后将国子监并入学部。学部最高长官叫尚书其次为左右侍郎并且聘请咨议官作为学部的顾问。学部内分为五司十二科即五司总务司普通司事业司会计司专门司后来又增设了图书司共十二科。各司设郎中各科设员外郎。在整体上注意到教育行政与教育学术的联系注重实业教育的地位。地方的行政也作了改革设提学史司为统辖各省教育专门机构长官为提学使各省提督学政和新设学务处撤销。同时在府县设立劝学所为各级的教育行政机关。至此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统一的教育行政系统。

◆易出题型选择题

确定教育宗旨★★★★

1902年以前中国没有确定的全国统一的教育旨。1906针对民权思想的流行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学部正式规定了明确的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尊礼他们认为这是中国政教所固有的应该给予发挥并以此来批判其他异说这明显是保留中国传统的封建主义旧学尚公”、“尚武”、“尚实就是要求学生热爱大清帝国要学习操练办军事学学习一些科学技术以适应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经济的要求该旨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但较以前仅一般说明中西学的关系现在对各项进一步的解释,其中注意到了国民公共心国家观念身体素质和基本生活技能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学用结合等。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正式宣布的教育宗旨。此外在学部宣布教育宗旨的同年王国维从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出发提出德智体美四育的教育宗旨这是中国近代史第一次提出的四台并重的教育宗旨对以后教育标模式的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

注意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涉及了众多方面并产生了一定的实际作用应将各个知识点进行突破。

◆易出题型选择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