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报辅导班的好处有很多,主要包括有这些:1.有老师领路;2.合理规划复习;3.提供专业学习材料;4.答疑解惑。如果想具体了解考研报辅导班的好处有哪些,那不妨接着往下看吧!
下面从几个方面向大家展示一下天任寄宿考研培训、集训营、自习班的情况:
1、学习方面:学习环境上我们配有敞亮美好的教室,每个教室都配有空调,每位学生配有独立桌椅,每个桌椅旁边就有固定插排,有区域无线网覆盖,教室按照文理分班等;学习进程上面配有不同的班次比如高三自习班/刷题答疑班/精讲班/寄宿一对一,每个班次的区别详情咨询本人或留言哦~
2、住宿方面:标准的六人间,每位同学配有相应桌椅和衣柜,每个宿舍都配有空调、独立卫生间、专用洗衣机和洗漱台,厕所还有供暖系统,还有宿舍老师24小时值班!
3、价位方面:九月份之前都会在原价位基础上优惠2000元并送复试自习班,并且入住时间越长费用相对越高;但是报名越早优惠力度就越大!了解详情联系我吧!
加微信详细咨询!
4、管理方面:(1)统一作息时间、刷卡进入教学区,班主任上课点名、统计出勤率;
(2)自习室电子设备统一管理,严禁大声喧哗,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按专业分班,固定班级,专属座位,空调直饮机等公共设备完善;
(4)班级学习氛围浓厚、量化积分奖励、模考测评奖励;
(5)定期组织班会、校内学生活动,专业心理疏导;
(6)半封闭式管理、外出需请假(严格控制)、辅导员24小时值班全程维护;
本科是哪儿重要吗? 剔除“高校本科鄙视链” 的偏见
中国有句老话,“英雄不问出处,富贵当思原由。”该问不该问的,边界很清楚。 一直以为“学历查三代、出身看本科”是个传说,不想现实比传说还要严酷。最近有篇网文很火,题目是《对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作者是一名90后,从三本院校本科毕业后考入北大,成为中文系硕士,并通过努力加入了中国作协,现为《诗刊》社编辑。按理说,人生很鸡汤、道路挺励志,但其揭露的名校生“江湖”,亦叫人感慨良多: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均来自名校的学生往往最受推崇,而一些从二本、三本学校本科毕业,考入名校的硕士和博士生则会被归入“另类”。 一言蔽之,“高校本科鄙视链”若有似无地纠结着你。 如果说,“国庆旅游鄙视链”是一种伪清高、“相亲鄙视链”是一种物欲癖,那么,“高校本科鄙视链”则是一种学术病。 本科是哪儿重要吗?用作者的话说,当然重要。“这涉及到你在对方的心理定位,是一个999K纯金学霸还是银鎏金或铜鎏金的学霸。”这话当然语带春秋,却揭露了两重事实:第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规则。高校是社会的分支,自然亦会沾染风习之流弊。这些年,但凡条件好些的用人单位,似乎多曾在招聘启事上白纸黑字地强调,“本科非985、211高校,不予考虑”。在2017年的上海民办中小学面谈日,甚至有家长被要求填问卷,项目清查到孩子爷爷奶奶的学历。这种莫名其妙的寻根溯源,既是资源优势方的傲慢,亦是规则失公的偏见。 第二,学术血统固然客观存在,但血统成见却是学术大忌。犹记得数年前,一场关于北京PM2.5来源的争论中,有论争方为影射同行研究之“低级”,竟抬出了“战略先导专项”课题组的“轿子”。事实上,在高校等学术研究领域,讲究师承、考究背景,恐怕也是另一股不正之风。值得肯定的是,北大中文专业没有“门户之见”、亦没有“出身之别”,还是录取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读会计学专业的当事人,而学子本身也不负众望。不过,这并不代表着其他高校就不存在这种似有若无的“偏好”。或因如此,当上海交通大学发布《2018年研究生招生简介》时,其“取消博士生入学考试”的消息就一度引发热议。大家所焦虑的,是怕少了统考这条路,那些非名校学生的读博之路就被堵死了。尽管这样的担心属于误解,但,“高校本科鄙视链”只怕也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话分两头,花开两支。一方面,本科优势确实是通识教育的硬通货,不过,经济发展还有“弯道超车”的可能,繁复多姿的人生又岂会在本科阶段就被“定势”?另一方面,社会学意义上的代际固化值得警惕,学术领域的“本科鄙视链”更不能骄纵。于此而言,这需要高校、教育部门、社会更迭理念,真正因材施教,真心唯才是举。 当我们呼唤创造与创新的时候,任何学术与科研领域的傲慢与偏见,都是亟待剔除的负能量。这个唯变不变的时代,任何一种思维定势都是僵化而教条的。“本科鄙视链”之恶,在于它放大了一种可疑的身份依附关系,强化出身、固化定势,叫人有梦不敢追、有路不能行。眼下而言,中国高校在奔向“双一流”的路上,更要警惕于这些陈腐而恶毒的小石头。 英雄不问出处,就让奋斗的青春莫要纠结来路!(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