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始创于2006年,专注考研。
学习方面:学习环境上我们配有敞亮美好的教室,每个教室都配有空调,每位学生配有独立桌椅,每个桌椅旁边就有固定插排,有区域无线网覆盖,教室按照文理分班等;学习进程上面配有不同的班次比如高三自习班/刷题答疑班/精讲班/寄宿一对一,每个班次的区别详情咨询本人或留言哦~
住宿方面:标准的六人间,每位同学配有相应桌椅和衣柜,每个宿舍都配有空调、独立卫生间、专用洗衣机和洗漱台,厕所还有供暖系统,还有宿舍老师24小时值班!
加右侧微信详细咨询!
选择辅导班不能贪多。在确定辅导班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能因为害怕学不好,或者是盲目跟风,就胡子眉毛一把抓,同时报几个辅导班。对于考研学子来说,精力和时间都是十分有限的,另外每家辅导机构的授课体系和理念都不同,同时学习容易产生很多的问题。报班太多对于复习效率来说,坏处是多过好处的。最好选定一家机构,选报不同阶段的班型。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一、考研机构都有哪些:
1、天任考研:天任考研成立于2006年,以成为大学生教育服务机构为目标,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大学生考研辅导驰名品牌,在考研政治、考研英语、考研数学等考研学科领域均有一定权威。
2、中公考研:中公考研是北京中公未来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旗下子品牌,中公考研是为广大考研学子提供复习辅导课程,包括考研乐学系列、魔鬼集训营、VIP1对1、考研微课等系列产品。
3、新东方考研:新东方在线是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旗下的专业在线教育平台,也是国内首批专业在线教育网站之一。提供出国留学、考研培训、英语培训和职业教育培训的综合网络教育培训机构。
4、海文考研:北京万学教育集团旗下海文考研是中国研究生考前培训事业的创始和领袖机构,在考研培训方面具备较好的口碑。在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招录考试和职业发展等主力培训项目方面做的都比较好。
5、海天考研:海天教育较早开始考研专业课辅导,同时也侧重考研公共课;最初由辅导考研政治打开名声,擅长开展大规模的专业课集训模式辅导;师资较为丰富,具有良好的教学维护水平。
二、考研自习室都有哪些:
1、天任寄宿考研:整体环境及周边配置比较好;宿舍环境很不错,交通便利;班主任进行每日考勤,半封闭式管理,周一到周六上午需请假才可外出。
2、心专注:价格便宜,学习氛围好,公用洗衣机,不是很卫生,饭菜质量不行,每个班配有对应的班主任,积分量化考核。
3、考虫寄宿考研:每天有教务老师早晚班查考勤,执行请假制度,门卫严格查岗,严禁外来人员进入学生指纹识别方可进入,不允许串班。
4、新硕:班主任进行每日考勤,封闭管理,周一到周五只有请假才可外出,周末凭出入证进出学校。
5、万硕考研自习室,自习室的环境很不错,有专门的保洁,干净卫生,有什么问题找工作人员也能解决。学习氛围非常nice,服务也很人性化,教室里有花茶,办公室里还有小零食。
三、为什么这么考研人要选集训营、有什么好处:
1、给文化课相对较差的高考考生,一个考入本科院校的机会,只要专业课分高,文化课分可以低一些,也会被A类院校录取。
2、帮助考生树立信心,克服浮躁。集训时,除了吃饭睡觉,基本上都呆在画室里,看着自己的创作水平一天天的提高,人也会变得越来越自信。
四、寄宿考研集训营价格:
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服务比较周全(公共课+专业课+督学管理+面试指导等)的考研全程班价格大约在2.5万元-3.5万元之间,单科班大约在1万-1.5万元之间,两科班大约在2万元左右,政治+英语+数学的公共课三科班大约在2.1万-2.6万元之间。
五、考研封闭培训班价格:
1、应届生考研面授班这类考研辅导班基本上都在众多高校附近,因为离学校较近,所以作为考研应届生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基本上都是以周末走读上课为主,因为周中学校还有自己的课程要做。课程价格总体上维持在2W~4W不等,从单科到全科辅导基本上都包含在内了。
2、在职类考研面授班这类考研辅导班是针对社会人士最好的选择,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在考试难度和分值方面,这类机构会给到职场人士最好的建议和规划,价格总体上在2W~4W不等,如果有其他的个性化需求,价格就是另谈了。主要也是以周末走读班或者线上课程为主。
3、二战/三战/多战考研集训营说到这类机构,很多家长和学生都不是很了解,由于学员基本都是考研二战,所以面临着毕业了但是有没有工作,所以要提供配套的吃、住、学集一体的封闭式全日制学习中心。也需要有自建的公寓、食堂、教学区、自习区,所以不会像其上面两类考研辅导机构那样在学校周边到处都是。一般就是个缩小版的大学环境,所以基本上都是每个城市一个学习中心。
2016考研冲刺交流群:172491689
模块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成果
专题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成果及其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二)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1)提出:2014年12月,习主席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协调推进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从而第一次提出了四个的要求。
(2)必要性:首先,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其次,顺应了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再次,是为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3)关系:
四个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其中,战略目标是建成小康社会,战略举措是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
四个是相辅相成的。到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深化改革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依法治国是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和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或车之双轮,推动着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从严治党是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
(4)意义:四个战略布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29年6月写的一封信中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1930年5月,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本本主义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从而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中,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1941年5月,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惠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
邓小平在1980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作了概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第三,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四,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模块二 毛泽东思想
专题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提出,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1948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任务。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其中,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基本的动力。中国无产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进步的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的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
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革命性、妥协性)的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根源于其软弱性。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其新的内容和特点,集中表现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两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在党的历史上,左倾教条主义的一次革命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而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主张在反帝反封建的同时,也反对民族资产阶级。而右的二次革命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而没有看到两个革命阶段的联系,放弃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提出
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依据)
首先,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近代中国内无民主制度,外无民族独立。
其次,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的客观条件。而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3)新民主主义道路的内容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根本在于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1)统一战线
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毛泽东指出: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
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第一个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
党领导和建立统一战线的经验。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必须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对反共顽固派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在同顽固派进行斗争时,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过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几个时期。其中根本的经验就是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2)武装斗争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强调武装斗争,并不意味着忽视其他的斗争形式。但其他斗争形式都要服从和服务于革命战争这个主要斗争形式。
(3)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
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专题二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居领导地位)、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虽然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但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的表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1.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互助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高级社,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方法步骤上,从供销合作人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手工业供销小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到1956年底,全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和政府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的可能性。首先,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其次,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再次,我国已经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之分。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
企业的利润,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即四马分肥。
2.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深刻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专题三 社会主义建设初探成果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论十大关系》确定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第二,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已经是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第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我国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第四,关于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主张在人民民主专政下面,解决敌我之间的和人民内部的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用专政和民主这样两种不同的方法。
3.走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4.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冲刺的号角已经吹响,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你一路披荆斩棘。行百里者半于九十,黎明的曙光即将刺破暗沉的黑夜,考研人定要咬紧牙关,背水一战!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6考研冲刺集训营、专业课一对一、精品网课、vip1对1、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