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考生与命题人交流的唯一资料和途径就是真题。所以读题要读命题人的思想,读懂了命题人的思想,就能赢得考试。因此,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333教育学综合的真题分享,今天更新的是“2010年内蒙古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希望给备考教育学的同学提供帮助!
2010年内蒙古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见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2.学校教育制度(见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3.教学(见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真题)
4.榜样示范法(见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5.苏格拉底法(见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6.《大教学论》(见2012年杭州师范大学真题)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
【答】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三维目标旨在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知识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技能包括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包括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和具体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
三维目标的提出,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倡导对知识思想文化内涵的理解,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让知识贴近实际,走进生活,还学科以本来面目。
2.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见2015年东北师范大学真题)
3.简要分析学生学习的特点。(见2010年河南师范大学真题)
4.简要回答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见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三、论述题
1.试述创造性的培养措施。(见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2.联系实际论述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见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3.试论述孔子和韩愈的教师观。(见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真题+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4.试论述杜威教育本质论的主要内容及影响。(见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真题)
以上就是天任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0年内蒙古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相关内容,更多院校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分享,敬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