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考生与命题人交流的唯一资料和途径就是真题。所以读题要读命题人的思想,读懂了命题人的思想,就能赢得考试。因此,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333教育学综合的真题分享,今天更新的是“2020年内蒙古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希望给备考教育学的同学提供帮助!
2020年内蒙古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教育学原理与中外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
1.课程实施
【答】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一般而言,课程实施是指把新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而新的课程计划通常蕴含着对原有课程的一种变革,课程实施就是力图在实践中实现这种变革,或者说是将变革引入实践。在课程实施中,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
2.美育(见2010年东北师范大学真题)
3.教育目的(见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见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2.简述智育的基本任务。
【答】(1)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学生各方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2)培养训练学生,使其形成基本技能;(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增强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3.简述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与汉代的三大文教政策。
【答】(1)隋唐的文教政策可以归纳为“重振儒术,兼容佛道”。同时,根据政治的需要和统治者主观的爱好,不断调整三者的关系,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①崇儒兴学思想的确立和措施。提高孔子和儒生的地位;推崇儒学,统一经学。
②对佛教、道教的提倡和利用。佛教在隋唐时期走上了中国化的发展道路。隋代大兴佛教;唐代注意平衡儒、佛、道三者的关系,但不过分尊崇佛教。
③儒、佛、道融合的趋势。儒、佛、道相互斗争、相互融合,不仅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思维水平,而且共同形成了隋唐时期光辉灿烂的文化。
④文教政策对教育的影响。在教育制度上,隋唐封建教育的核心是经学教育体系;在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上,各成体系,为书院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教育思想上,隋唐的教育思想也具有儒、佛、道杂糅的特点。
(2)汉初三大政策。(见2010年陕西师范大学真题)
4.简述卢梭的教育适应自然的内涵。(见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5.简述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的主要内容。(见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三、论述题
1.论述现代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见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2.论述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内涵。(见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教育心理学
一、简答题
1.简述有意义学习及其条件。(见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2.简述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见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3.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见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二、论述题
论述加涅的学习理论。(见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真题)
以上就是天任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年内蒙古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相关内容,更多院校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分享,敬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