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考生与命题人交流的唯一资料和途径就是真题。所以读题要读命题人的思想,读懂了命题人的思想,就能赢得考试。因此,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333教育学综合的真题分享,今天更新的是“2017年贵州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希望给备考教育学的同学提供帮助!
2017年贵州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学校教育(见2010年华中师范大学真题)
2.教育目的(见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3.“六艺”教育(见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4.骑士教育(见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5.学习策略(见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6.最近发展区(见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见2010年华中师范大学真题)
2.简述孔子教育思想的贡献。(见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3.简述现代教育对教师素养的要求。(见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4.简述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思想。(见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真题)
三、论述题
1.论述杜威关于教育本质论及其现实意义。(见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真题)
2.论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答】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而教师则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在农村顺利实施和全面推进,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育观念、专业素养、教学能力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教师要有明确的教育理念。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观念对人的行为具有持久的影响。教师的工作都是在一定的教学信念、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学的影响、指导、支配下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这就要求教师也要了解、熟悉、掌握这些教育理念。
(2)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行为。教师的角色是多样的,教师的任务是多重的,其作用是多元的,教师决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支持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咨询者、服务者和评价者。
(3)教师要有明确的课程意识和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权力相对集中,地方、学校和教师很少有课程的决策权力。因而大多数教师都缺乏课程意识,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很少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创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创造者的作用,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教学情景、课程标准、课程资源等,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4)教师要有科学的评价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着眼于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求学校、教师以及社会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特别提出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5)教师要有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教师职业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不断适应、不断提高。教师要引领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
(6)教师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咨询和辅导能力。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塑造生命的过程,课堂则是一个复杂的组织。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单单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更多的是组织者、协调者。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社区服务,无论是学科课程还是研究性学习,无论是师生之间还是教师与教师之间,都要通过组织协调进行,而不再是强迫、命令。特别是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教师的组织协调是关键因素。
3.分析二者的回答,你更喜欢谁的回答?用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答】小方的思维属于常规性思维,小明的思维属于创造性思维。相对于小方的回答,我更喜欢小明的回答。
常规性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是发散性思维。遇到问题时,这种思维方式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洞察力、创造性的想象、活跃的灵感和新颖的表述等。
4.如果你是周老师,你会怎么做?
【答】如果我是周老师,我会和同学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也就是要在每个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做法。
(1)老师的心地一定要善良,用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古人云:“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当我们时时、事事、处处真正为学生着想的时候,学生在无形之中,自然会明白班主任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有人说:“诚挚的心灵,是学生情感的钥匙;高尚的师德,是学生心灵的明镜。”我们要真心诚意地为学生着想。时间久了,一个不断地提升自我修养的老师,是真正能令学生爱戴敬仰的。因为这样的老师会从内心深处真正地爱每一个学生。反之,如果一个老师心术不正,动机不良,甚至人格与心理都不健全,是没有人喜欢这样的老师的,更不用说要学生接近老师或者是听话了。
(2)凡事躬行,可以很好地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一个学校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是为了学生向良好的方向成长。在我们这个时代,由于社会的复杂,各种思潮的冲击,如果硬性要求学生做什么不做什么,这种说教是起不到太大作用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可以为学生提供范例。作为班主任,应该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是学生能看见的好榜样。
因此,要管理好学生,一个好的办法就是凡事躬行,与学生打成一片,如果要求学生做到什么,班主任就应该首先做到什么。比如说,可以与学生一起读书,与学生一起参加体育活动,与学生一起整理班务卫生,开会时与学生坐在一起听会,跑操时站在队伍后面一起跑,而不是在前台闲逛、闲聊,也不是躲在远处偷偷监视。劳动时亲自动手,而不是只做“甩手掌柜”。如果只是做一个监督者,不管什么事情,班主任只是动嘴说说,抬手指指画画,那么学生就会视这样的老师如同监工一样,冷冰冰的,没有亲切的感觉。同时,为了学生有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还应该在礼仪、谈吐、外表、衣着等方面,做出表率与示范,这样学生肯定会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如果老师以身作则,学生就会模仿,并下定决心去做好,同时还能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使师生关系融洽,增强老师的威信,正所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3)给学生物质上的鼓励,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年轻班主任不妨经常准备一些糖果之类的零食,如果学生做了一些有利于班级,有利于同学,有利于自己学习的事情,就奖励他们。糖果不是值钱的东西,甚至在家中学生也不喜欢吃。但是班主任奖励他就不同了,糖果是肯定与荣誉的象征,再普通的糖果学生也会吃得津津有味,学生会记忆很深。对于身体健康情况不好的学生,班主任一定要认真关照,经常关心询问,提供帮助。这样其他学生也会学会关爱同学,增强班级向心力。
以上就是天任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贵州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相关内容,更多院校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分享,敬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