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考生与命题人交流的唯一资料和途径就是真题。所以读题要读命题人的思想,读懂了命题人的思想,就能赢得考试。因此,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333教育学综合的真题分享,今天更新的是“2018年贵州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希望给备考教育学的同学提供帮助!
2018年贵州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教育(见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2.课程(见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3.有教无类(见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4.认知策略(见2013年江苏师范大学真题)
5.产婆术(见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6.问题解决(见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真题)
二、简答题
1.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见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2.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见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3.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见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真题)
4.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见2013年西南大学真题)
三、论述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德育原则?怎样处理?
【答】(1)该教师违反了严格要求和尊重学生相结合及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
(2)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将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为:①爱护、尊重和信任学生;②严格要求学生。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优的发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为: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②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2.上述材料中老师在班级管理上体现了什么样的管理观念?有什么启示?
【答】(1)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体现了民主、以学生为本的管理观念。传统的教学视课堂教学为个体活动的复合体,而不是一种群体的共同活动,只注意对学生灌输某些知识技能和引导学生个体的一般发展。材料中的班主任把班会看成师生、生生交往和对话的平台,更把班会看成一种集体的教学力量,尊重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去表演。
(2)启示:①丰富班级管理角色。在班级管理中增加管理岗位,使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服务于群体,不仅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学生集体的自我管理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个体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自我管理。班主任让小松当导演,小松能带领全班同学表演课本剧。
②构建“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班级建设必须构建一个由自主性的课堂教学活动、选择性的课外活动、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组合的开放、多维、有序的共同活动体系,从而为每一个成员提供发现、尝试、锻炼和表现自己天赋和才能的自由时间和空间。班主任在班级日常活动中,应注意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主动地参加到班级的日常活动中去。
3.论述陶行知教育思想及其对当前学校教育的启示。(见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4.论述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见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真题)
以上就是天任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8年贵州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相关内容,更多院校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分享,敬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