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考生与命题人交流的唯一资料和途径就是真题。所以读题要读命题人的思想,读懂了命题人的思想,就能赢得考试。因此,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333教育学综合的真题分享,今天更新的是“2012年沈阳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希望给备考教育学的同学提供帮助!
2012年沈阳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德育原则(见2018年天津师范大学真题)
2.生活准备说(见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真题)
3.学习(见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真题)
4.建构主义学习观(见2012年陕西师范大学真题)
5.全面发展教育(见2019年杭州师范大学真题)
6.学校管理(见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二、简答题
1.简述“朱子读书法”。(见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2.简述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的要求。(见2010年华中师范大学真题)
3.简述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方式。(见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真题)
4.简述中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见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三、论述题
1.试论陈鹤琴“活教育”的思想体系。(见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2.述评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见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3.论述夸美纽斯建立统一学制系统的内容及影响。
【答】(1)内容: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夸美纽斯提出建立统一的学制系统,以落实其泛智教育主张。夸美纽斯把人的学习期以6年为一阶段,划分为婴儿期(0~6岁)、儿童期(6~12岁)、少年期(12~18岁)和青年期(18~24岁)四个阶段,与之相应的是母育学校、国语学校、拉丁语学校和大学四级学制系统。各级学校均按照适应自然的原则,采用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开展工作,分别开设不同的课程来教育和培养儿童。如母育学校要在各个家庭实施,注重体育、自然与思维的研究;国语学校要在每个城镇和乡村开设,招收一切儿童,注重国语的读写以及算术等;拉丁语学校在较大的城市设立,招收较有理想的学生,主要学习“七艺”;大学在每个王国或省部设立,提供哲学、医学、法学、神学的训练,培养未来的教师和学者。
(2)影响:夸美纽斯的学制系统,总结了古希腊以来西方教育家们对于学校教育设置的基本构想,为宗教改革以来形成的国民教育理念的实践提供了具体而详尽的指导,也使得科学革命以来出现的实在论教育学说获得了实践制度的支持。
4.试论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要求。(见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以上就是天任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2年沈阳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相关内容,更多院校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分享,敬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