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考生与命题人交流的唯一资料和途径就是真题。所以读题要读命题人的思想,读懂了命题人的思想,就能赢得考试。因此,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333教育学综合的真题分享,今天更新的是“2012年中央民族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希望给备考教育学的同学提供帮助!
2012年中央民族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五育”并举(见2011年东北师范大学真题)
2.学校教育(见2010年华中师范大学真题)
3.“六艺”教育(见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4.产婆术(见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5.学习动机(见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二、简答题
1.简述德育途径。(见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2.简述蔡元培的“五育”并举。(见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3.简述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见2020年东北师范大学真题)
三、论述题
1.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见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2.论述《学记》的贡献。(见2011年东北师范大学真题)
3.论述加里培林的阶段形成理论。(见2019年山东师范大学真题)
4.结合实际论述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见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5.论述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独立性以及二者的关系。
【答】教育并不是孤立于社会发展的,教育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1)教育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制约叫作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主要表现在受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的制约。
(2)教育的独立性是一种相对独立性。所谓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性,它的发展也有其连续性与继承性。主要表现:①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养的人作用于社会。②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③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与连续性。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依据和主要体现。如果教育没有自己特有的社会功能,便不可能发展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形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3)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并不能说明教育不具有独立性,但是这种独立性又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并非只是直接的、简单的吻合,而是需要通过一定的转化机制,在发展时间上二者不完全同步,存在时间差。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同时,教育对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有促进作用。但从历史上看,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并非完全同步。如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一定时期内,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落后于较为先进的生产力,教育的思想、内容、手段、方法等也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另一种情况是在生产力处于较低的水平下,由于文化交流、社会转型或受传统的影响,教育的思想、内容,甚至方法也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教育的发展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另一种情况是教育的发展超过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
以上就是天任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2年中央民族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相关内容,更多院校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分享,敬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