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考生与命题人交流的唯一资料和途径就是真题。所以读题要读命题人的思想,读懂了命题人的思想,就能赢得考试。因此,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333教育学综合的真题分享,今天更新的是“2013年苏州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希望给备考教育学的同学提供帮助!
2013年苏州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家
【答】教育家是指通过亲力亲为的教育实践创造出重大教育业绩,对一定时期、一定范围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是一个用于描述高层次杰出教育人才的概念。教育家从个人贡献领域可分为教育思想家、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等。我国著名教育家古代有孔子、孟子、荀子、朱熹、王守仁、王夫之等;近代有郑观应、梁启超等;现代有蔡元培、陶行知、徐特立等。古希腊的著名教育家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近代西方的著名教育家有杜威、苏霍姆林斯基等。
2.双轨制(见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3.稷下学宫(见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4.《爱弥儿》(见2019年上海师范大学真题)
5.恩物(见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6.倒摄抑制
【答】前后所学的信息之间的消极影响称为抑制。倒摄抑制是指后面所学的信息干扰了先前所学的信息在记忆中的保存。
7.心智技能(见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8.皮格马利翁效应(见2012年首都师范大学真题)
二、简答题
1.简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见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真题)
2.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特征。(见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3.简述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张。(见2016年西南大学真题)
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见2014年杭州师范大学真题)
5.简述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及其培养措施。(见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三、论述题
1.论述教学过程的性质,并结合实际,论述进行教学应处理的一些关系。(见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真题+2011年东北师范大学真题)
2.根据教育对社会的发展作用,论述孔子“庶、富、教”的思想。
【答】(1)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①教育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经济发展,使教育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效率;教育通过陶冶劳动者的思想和道德,增强主人翁意识。
②教育是生产科学技术的主要手段。基础教育通过传播、传递科学技术,提高国民科技素质,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社会基础。
③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主要手段。首先,教育能够实现科学技术的再生产;其次,通过教育实现的科学知识再生产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能为更多人所掌握;最后,教育所进行的科学知识再生产也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
(2)促进社会政治发展的功能:
①教育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首先,教育具有促进个体政治社会化的作用;其次,教育具有培养各种政治人才的作用。
②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作用。首先,教育的普及化、民主化与社会政治变革相辅相成;其次,教育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弘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的变革;最后,教育具有促进政治民主化的作用。
③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具体包含保存与传递文化的功能、传播与交流文化的功能、筛选与净化文化的功能,以及更新与创造文化的功能。
(3)孔子是我国最早论述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教育家。孔子阐述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纲,他认为经济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在先庶、先富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化,发展教育事业。孔子主张通过文化教育工作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当中,这样就会对政治产生重大影响。
以上就是天任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3年苏州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相关内容,更多院校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分享,敬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