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6考研心理学考研知识点指导:教育心理学”相关内容,为心理学考研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考研报班辅导问题可咨询右下角客服老师。
2026心理学考研知识点指导: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考点一: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
班杜拉发现,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的影响,儿童可以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这种学习不要求必须有强化,也不一定产生外显行为,被称为观察学习/替代学习。
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以下四个过程:注意过程&mdash保持过程&mdash动作再现过程&mdash动机过程。
①注意过程
班杜拉认为,注意过程决定着在大量的榜样影响中选择什么作为观察的对象,并决定着从正在进行的榜样活动中抽取那些信息。
主要影响因素有:A.榜样的特性:例如独特简单的活动容易成为观察的对象,榜样越流行,越容易被模仿等B.榜样的特征:例如榜样在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方面与观察者越相似,越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C.观察者的特点:例如信息加工能力强的个体倾向于模仿别人。
②保持过程
记住他们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所观察的行为在记忆中以符号的形式表征。个体使用两种表征系统&mdash语言和表象。
③动作再现过程
复制从榜样情景中所观察的行为。班杜拉认为,个体对榜样行为的再现过程可以划分为:反应的认知组织,反应的发起和监控,以及在信息反馈基础上的精炼。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复制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④动机过程
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动机过程包括直接强化(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直接强化:即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直接进行干预。如果按照榜样行为去行动会导致有价值的结果,而不会导致无奖励或惩罚的后果,人们倾向于展现这一行为
替代强化:观察到榜样行为的后果,同样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
自我强化:人们倾向于做出自我满意的行为,拒绝那些个人厌恶的东西。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6考研心理学考研知识点指导:教育心理学”,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考研规划辅导问题可联系1800371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