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400-6239-993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中国教育史》第十二章 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1)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2-09-12 14:21:36  |  关键词: 《中国教育史》

  •  
  •  
  •  

《中国教育史》第十二章  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1)

第十二章  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

一、杨贤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杨贤江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和青年教育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创立中国无产阶级教育理论体系做出过重要贡献。

1928年他撰写成第一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世界教育历史的著作《教育史ABC》,

1930年撰写成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原理的专著《新教育大纲》,奠定了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的地位。

一、杨贤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一)论教育的本质

杨贤江用历史的和发展的观点对教育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他认为教育同时属于上层建筑和劳动生产力再生产的手段,两者并无冲突,因此教育具有双重属性。

(二)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

1.对青年问题的分析

杨贤江认为青年期是人的身心发生显著而重要变化的时期,青年教育非常重要。

杨贤江概括青年心理的矛盾与冲突有:热心与冷淡、愉快高兴与沉郁悲观、自信与自卑、利他与利己、交往与孤独等。青年生活中发生的问题都是教育者的责任。

针对青年问题的重要和青年问题缺乏教者关心,杨贤江创造性地提出对青年进行全人生指导的主张。

2.对青年进行全人生的指导

1所谓全人生的指导,就是对青年进行全面关心、教育和引导,即不仅关心他们的文化知识学习,同时对他们生活中各种实际问题给以正确的指点和疏导,使之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以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完成的人,以适社会改进之所用。

2指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杨贤江青年教育思想的核心。他指出,对人生的见解是对人生存价值和意义的看法,青年的成长首先应弄清楚的就是人生问题,应有个确定的观念青年又正处于人生观形成之初,青年的人生观关乎青年的自我认识和社会观念,影响着他的个人成长和社会行为。

3杨贤江旗帜鲜明地主张青年要干预政治,投身革命。他认为,这是中国社会的出路,也是青年的出路。杨贤江强调青年必须学习,这是青年的权利与义务。他告诫青年,求学既非为获取功名利禄,也非为高人一等,而是做今后救国的准备,因此求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求学。

4杨贤江对青年的生活也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他认为,完美的青年生活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健康生活体育生活

个人生活的资本。对体育锻炼和卫生健康进行指导。

劳动生活职业生活

维持生命和促进文明的要素,是幸福的源泉。对劳动和职业进行指导。

公民生活社会生活

懂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和人群而存在,要处理好团体纪律与个人自由的关系。对社交和婚恋进行指导。

文化生活学艺生活

可增添人生情趣,促进社会进步

具有正确生活态度的青年所应有的特征是:活动性、奋斗性、多趣性、认真性。

5宗旨

要有强健的体魄和精神,要有工作的知识和技能,要有服务人群的理想和才,要有丰富的风尚和习惯。

(三)评价

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思想的核心是教育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引导他们走上革命道路。全人生指导最重要的原则是提倡自动自律,培养青年的主动精神,让青年做自己的主人,教育只是居于指导地位,不应包办和强制。

二、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黄炎培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

(一)职业教育的探索

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后发表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标志着以黄炎培为代表的职业教育思潮的形成。自此起,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不断发展、成熟。

(二)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1.职业教育的作用与地位

1职业教育的作用

职业教育的功能就其理论价值而言,在于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2职业教育的地位

职业教育在学校教育制度上的地位应是一贯的、整个的和正统的。

一贯的

应建立起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教育系统,并贯彻于全部教育过程和全部职业生涯。

整个的

不仅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应有一个独立的职业教育系统,而且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也要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

正统的

人们总是把为升学做准备的普通教育视为正统,而把为就业做准备的职业教育视为偏系,人们应该破除这种传统观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都是正统的,它们的地位是等量齐观的。

2.职业教育的目的

20世纪20年代后,他将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所谓使无业者有业,是指通过职业教育为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造就适用人才,同时解社会失业问题,使人才不致浪费,使生计得以保障。

所谓使有业者乐业,是指通过职业教育形成人的道德智能,使之能胜任所职、热爱所职进而能有所创造发明,造福于社会人类。

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育目的论,包含了黄炎培所提倡的为个人谋生、为社会服务、促进实业发展、增长社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等诸多追求,表现了他的社会政治观和教育观。

3.职业教育的方针

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社会化和科学化

1黄炎培将社会化视为职业教育唯一的生命,犹如人的灵魂。他认为办理职业教育,必须注意时代趋势与应走之途径,社会需要某种人才,即办某种学校。这强调职业教育须适应社会需要。

培养目标的社会化:培养在知识技能和道德方面适合社会生产和社会合作的各行业人才。

办学组织的社会化:学校的专业、程度、年限、课时、教学安排均需根据社会需要和学员的志愿与实际条件。

办学方式的社会化:充分依靠教育界、职业界的各种力量,尤其是校长要擅长联络、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

2所谓科学化,是指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具体说来,开展职业教育,其工作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物质方面的工作,二是人事方面的工作,包括教育管理的组织、机构自身的建设等。这两方面工作均需遵循科学原则。

4.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

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就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而言,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地,需要手脑并用,单靠读书,欲求得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是万万学不成的。因此,职业教育的教学必须手脑并用、做学合一。

5.职业教育道德

在黄炎培看来,职业教育从内涵上看,应包括职业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与职业道德的培养等方面,缺一不可。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敬业乐群。

1所谓敬业,是指对所习之职业具嗜好心,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即热爱所业,尽职所业,有为所从事职业和全社会做出贡献的追求。

所谓乐群,是指具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之精神,即有高尚情操和群体合作精神,有利居众后、责在人先的服务乃至奉献精神。

2黄炎培重视职业道德教育,首先是出于他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设想。其次是出于他对职业教育社会职能的认识。他认为,职业教育是增加社会物质财富、调整社会人际关系的手段。最后是出于他对传统教育观念的反思。

3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贯穿于黄炎培职业教育的实践。这不仅在中华职业学校以之为校训,而且在教育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努力体现。

(三)评价

 作为中国近现代职业教有的先行者,黄炎培及其职业教育思想开创和推进了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其平民化、实用化、科学化和社会化特征,也丰富了中国的教育理论,并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教育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3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400-6239-993
Copyright©2006-2020 www.tianrenedu.com.cn 豫ICP备2021029886号-1 营业执照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