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400-6239-993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法理学》第十三章 法与社会(1)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2-09-16 14:49:59  |  关键词: 《法理学》

  •  
  •  
  •  

《法理学》第十三章  法与社会(1)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法理学》第十三章  法与社会(1)”相关内容,为报考法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法硕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第十三章  法与社会

法与社会

法与社会

社会是法律的基础

马克思:“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那是法学家的幻想。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社会共同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

“纸上的法”应以“活法”为基础

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整器

法对社会的调整,是通过调和社会各种冲突的利益,进而保证社会秩序得以确立和维护。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法与社会发展

法律助推五大社会发展理念,体现和保障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社会发展。

依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依法增强发展的整体协调性

依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观

依法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

依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思想

法与经济

经济基础决定法

1.经济基础决定法的性质;

2.经济基础决定法的基本内容;

3.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法的发展变化。

法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1)法律对经济基础具有选择和确认作用;

(2)法律对经济基础具有加速或延缓其发展的作用;

(3)法律对经济基础具有保障和促进作用;

(4)法律对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具有否定阻碍或限制作用。

法对市场经济的作用

微观

(1)保护市场主体的平等和自由。

(2)确认和保护契约关系。

(3)保护和促进市场自由竞争。

(4)处理纠纷,维护市场秩序。

(5)促进市场开放。


宏观:

 

(1)对经济发展方向的引导作用;

(2)对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促进作用;

(3)对宏观经济秩序的保障作用;

(4)对市场经济自发性和盲目性等消极方面的制约作用以及在调整产品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处理不同主体利益关系等方面的协调作用。

法与科技

科技对法的影响

1.科学技术影响法的内念,成为法律规定的重要依据。

2.科学技术的发展扩展了法律调整的领域。

3.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了有关的传统法律概念和原则的变化。

4.科学技术的发展完善了法律调整机制,为立法和执法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手段。

5.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影响了法学教育、法制宣传和法学研究的方式和内容,促进其方式和内容的更新和发展。

法对科技的作用

1.法保证科学技术的顺利发展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2.法为组织科学技术活动提供必要的准则。

3.法确认和保证科学技术发展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优先地位,

4.法在推动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全球共享和高效能运用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5.法是鼓励科学技术发展的有效手段。

法与国家

国家是法律存在的政治基础

1.国家是法的产生和发展直接的推动力之一。

2.国家权力是创制法的直接力量。

3.国家权力以其强制力参与和保障法的实现。

法律对国家权力起到支持和制约的作用

1.法确认国家权力的合法性。

2.通过法来组织和完善国家权力机构体系。

3.通过法律制约和监督国家权力的运行。

4.法有助于提高国家权力运行的效率。

法与政治

区别

(1)政治通过把利益关系集中、上升为政治关系来反映经济关系,法以规则、程序和技术形式使经济关系制度化。

(2)政治突出体现社会生活的组织性,法突出体现社会生活的规则性和秩序性。

(3)政治的控制和调整功能通过政治行为和过程实现,法通过对主体权利义务的确认和保障实现对社会的控制和调整。

法与政治的相互作用

1.政治对法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

 


2.法对政治具有确认、调整和影响作用。

(1)法与政治体制:法是政治权力体制的结构性要素。

(2)法与政治功能:法参与实现政治的功能。

(3)法与政治角色的行为。法对重要政治角色行为控制、调整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4)法与政治运行和发展。法促进政治运行的规范化,政治发展中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和政治体系的完善化

法与政策

执政党政策与社会主义法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大纲修改)

(1)都产生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2)都体现一定阶级的意志和要求。

(3)基本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4)追求的社会目的从根本上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法与执政党政策的区别

(大纲修改)

(1)意志属性不同。

(2)表现形式不同。

(3)实施的途径和保障方式不同。

(4)稳定性程度、程序化程度不同。

社会主义法和中国共产党政策的关系(新增)

1.中国社会主义法体现为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制定和不断完善的,是通过将党的政策上升为法律的方式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庞大体系。

2.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3.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4.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

5.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也是保障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得以贯彻落实的重要途径。

6.要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

法律意识和法律文化

法律意识

概念

法律文化的核心

分类

 

根据法律意识主体的不同

个人法律意识

群体法律意识

社会法律意识

根据专门化、职业化程度不同

职业法律意识

非职业法律意识

 

根据认知阶段不同

法律心理

法律思想体系

 

根据社会政治属性不同

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

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

措施

(1)宣传和灌输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世界观(法律意识的质的要求)

(2)普法教育(法律意识的量的要求)

法律文化

概念

法律文化一般是指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作用下,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所创制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或者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态度、价值、信念、心理、感情、习惯以及学说理论的复合有机体。

分类

(1)物质性的法律文化,如法律制度、法律规范,即制度形态的法律文化;

(2)精神性的法律文化,如法律学说、法律心理、法律习惯,即观念形态的法律文化。

特征

(1)法律文化是人们从事法律活动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

(2)法律文化具有多样性。

(3)法律文化具有阶级性。

(4)法律文化具有民族性。

当代中国的法律文化

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西方法律文化、苏联的法律文化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文化。

例1:对于法与经济的关系,下列认识正确的有(2017多50)

A.在封建社会,法律对经济没有什么影响

B.古罗马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古罗马法的发展和完善

C.法律可以为经发展提供保障,但有时也会阻碍经济发展

D.当代中国法律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在对市场经济的引导、促进和保障等方面

例2:尽管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但它们的法律形式却差别很大。这一现象表明(2013法单7)

A.法律与经济发展水平无关    B.经济不是影响法律的唯一因素

C.经济以外的因素对法律起着决定性作用 D.不同国家之间,法律是不能相互借鉴的

例3:下列关于法与经济的一般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2011单10)

A.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就有发达的市场经济

B.商品经济越发展,社会对法的要求就越高

C.法律的数量越多,经济发展水平就会越高

D.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法治状况的重要标志

例4:联系实际,论述法律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

例5:下列关于法与政治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2016多51)(2016法多24)

A.政治的变迁可以影响法的发展变化

B.法能够为政治行为提供合法性依据

C.政治可为法的实现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D.法治社会需要法律与政治、权力保持适当的距离

例6: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移动支付逐渐普及,但由于相关法律尚不健全,导致实践中行业管理乱象和支付纠纷频现。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8单1)

A.法律完全可以提前对未来的新科技做出特别的规定

B.在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应当禁止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C.新事物的出现,扩展了法律的调整范围,也对立法提出了挑战

D.在相关法律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执法机关也可以依据政策对相关行为作出处罚

例7:关于法律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20单12)

A.法律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

B.科学技术不仅影响法律的内容,也影响法律调整的领域

C.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会引起传统法律概念和原则的变化

D.防范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危害,要靠科技手段而非法律机制

例8:简述科学技术对法律的影响。(2010年法学论述)

例9:(2011年--法学)近年来,国内发生佘祥林案、赵作海案等一系列冤案,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某法学院学生也自发组织了“冤案与法治”专题讨论。讨论中,学生甲认为,冤案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科技不够发达,缺乏DNA鉴定等先进技术手段;学生乙认为,冤案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办案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人权意识,滥用权力,违反法律程序;学生丙认为,冤案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刑事诉讼制度不够完善,已有的法律制度未得到有效施行,司法权缺乏有效监督。

结合上述材料,试指出并分析上述三种观点分别涉及的法理学知识和原理。

例10:下列关于法与国家的一般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2011单15)

A.国家政体受法的渊源的影响    B.法律是国家存在的政治基础

C.国家意志只能通过法律形式来表现  D.法的实现以国家政权的运行为必要条件

例11:下列关于法律与国家的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2009多49)

A.法律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政治基础  B.法律决定国家的性质

C.法律保障国家职能的实现    D.法律确认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例12:我国贯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司法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06单11)

A.可以不再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B.仍然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C.有时也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D.由司法机关决定是否受党的政策指导

例1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与执政党政策的共同点在于(2009单5)

A.表现形式相同  B.指导思想相同  C.稳定性程度相同 D.实施途径相同

例14: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法与执政党政策的关系中,表述正确的有(2008多49)

A.法决定政策的效力      B.政策指导法律的制定

C.法促进政策的实施      D.政策指导法律的实施

例15:下列关于法律意识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2011多49)

A.法律意识无法通过教育形成    B.法律意识是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

C.法律意识制约着法律实践活动   D.法律意识的高级形态是法律心理

例16: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意识的有(2010多50)

A.消费者的维权意识      B.人们对法律尊重或反感的情绪

C.人们关于法律公正的观念    D.当事人对法院不信任的态度

例17: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意识范畴的有(2012多51)

A.大学生贾某认为偷几本书不构成犯罪

B.农民工史某年底仍未拿到劳动报酬,自认倒霉

C.公务员王某认为法律是治理官员贪污腐败最行之有效的途径

D.消费者薛某以产品质量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进行损害赔偿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法理学》第十三章  法与社会(1)”,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法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3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400-6239-993
Copyright©2006-2020 www.tianrenedu.com.cn 豫ICP备2021029886号-1 营业执照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