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一、元认知及其作用★★★
(一)元认知的概念
元认知是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弗拉维尔在1976年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就是个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意识与控制。一方面,元认知来自我们过去的认知活动,另一方面,学生已经形成的元认知又会对他们随后的认知或学习活动产生影响。
元认知结构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这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元认知知识就是有关认知的知识,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是在认知之前的一种认识。
元认知体验是指伴随着认知活动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
元认知监控是指认知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运用自我监控的机制,不断地对认知过程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调节。
(二)元认知的作用
1.元认知可以提高认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2.元认知的发展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
3.元认知的发展有助于个体发挥主体性。
二、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监控。它使学生警觉自己在注意和理解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找出来加以修改。元认知策略包括以下几种:
1.自我计划策略
自我计划是指在开始认知活动之前,个体需要确定目标,预先计划好各个步骤,预测可能的结果,选择恰当的策略,准备好处理各种可能的突发状况等等。
2.自我指导策略
自我指导就是学习者采用口头或者书面的方式,把学习步骤或者方法呈现出来,用来引导和监督自己的学习。
3.自我监控策略
自我监控是个体对自身行为某些方面的有意识关注。主要包括:自我记录,自我提问、领会监控、集中注意等。
4.自我调节策略
自我调节是对认知策略效果的检查,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保证学习有效顺利地进行。
5.自我评价策略
自我评价是指个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来判断自己的行为。
◆易出题型: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
第四节 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
资源管理策略是帮助学生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学习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策略。
一、时间管理策略★★★
时间管理策略就是指学习者通过建立时间表、设置目标等,即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以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常见的时间管理策略有:设定目标、设定学期(年度)计划、规划每周(日)活动。
二、努力管理策略★★★
努力管理策略是指学习者归因于努力,通过调整心境、自我谈话、坚待不懈、自我强化等方式,激发学习积极性的策略。目的是使学习者能够更有效地将精力用于学习上。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情绪管理、动机控制、环境管理以及自我强化等策略。
三、学业求助策略★★★
学业求助策略就是在学习中善于寻求老师、同学的帮助,或者通过小组中同学间的合作与讨论来促进自己的学习,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记忆。
学业求助一般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工具性求助,指学习者借助他人的力量以达到自己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目的;二是执行性求助,指学习者面对本应自己解决的问题时却请求别人替他完成;三是回避性求助,是指学生遇到问题却不主动求助。
◆易出题型: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
Ø 推荐用书
[l]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十章学习策略
Ø 本章重点梳理
1.简述认知学习策略及其类别。
2.简述元认知学习策略及其类别。
3.简述资源管理学习策略及其类别。
Ø 本章历年真题回顾
1.(2017年统考单选题)学生学习时用简洁的词语写出材料中的主要观点、次要观点以及各观点之间的关系。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精细加工策略 B.计划策略 C.调节策略 D.组织策略
【解析】D。
2.(2017年统考辨析题)精细加工策略即记忆术。
【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指:主要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加工,理解其内在的深层意义,促进记忆的学习策略,即通过把新学的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运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信息合理化。具体包括:1.简单知识的精细加工策略:记忆术是一种常用的有效策略。常用的记忆术主要有位置记忆法、缩编和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等。2.复杂知识的精细加工策略:做笔记、联系生活实际、利用背景知识等。
所以,记忆术指记忆的具体方法和策略,是精细加工策略的一种。精细加工策略包含记忆术,但是不局限于记忆术。
3.(2015年统考辨析题第48题)认知风格就是认知策略。
【解析】错误。
认知风格又称认知模式,指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在认知组织和认知功能方面持久一贯的特有风格。它既包括个体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又包括个体态度、动机等人格形成和认知能力与认知功能方面的差异。个体的认知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儿方面: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分析性与非分析性概念化倾向;对认知域宽窄的选择;对两可与非现实体验的不容忍;复杂认知与简约认知;记忆过程中信息的整合与分化;扫描与聚焦;冒险与保守;解决问题的滞阻与畅通等。由于个体的认知风格不同,教学中有效的学习指导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其基本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与整理;二是对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系统储存。认知策略是指运用有关人们如何学习,记忆、思维的规则支配人的学习、记忆或认知行为,并提高其学习、记忆或认知效率的能力。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包括注意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编码与组织策略。
因此,认知风格不是认知策略。
4.(2016年统考单选题第38题)学生采用画图表或提纲的方式整理所学知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资源管理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解析】D。
5.(2018年统考单选题)根据过度学习原则,如果一个学生经过4次复述刚好可记住某个英语单词,那么他学习该词最适宜的复述次数应该是( )。
A.5次 B.6次 C.7次 D.8次
【解析】B。
【考察知识点】过度学习在达到掌握水平之后,继续进行学习,有助于加强记忆和保持。研究表明,150%的过度学习是最适宜的。
6.(2018年统考单选题)将电话号码8585885编成“帮我帮我帮帮我”以帮助记忆,这种方法可称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