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教育心理学考点精讲:品德不良的矫正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0-04-08 13:11:59  |  关键词:

  •  
  •  
  •  

教育心理学考点精讲:品德不良的矫正

第四节 品德不良的矫正

品德不良的含义与类型★★★

品德不良是指个体具有的不符合道德要求的品质经常发生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或出现道德过错这些问题可能是道德认识方面的也可能是道德意志或道德行为方面的学生品德不良的类型主要有过失型攻击型和压抑型

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

学生的品德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的影响下通过学生的内部心理活动形成的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客观原因

1.家庭方面

家庭结构不良缺乏正常的生活秩序和健全的生活方式以及父母对孩子不适当的教育都会导致孩子形成不良的品行

2.学校方面

学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点上的偏颇或方法上的不当会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造成或助长学生的不良品行

3.社会方面

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及腐败现象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

主观原因

除了上述的客观原因外造成学生品行不良的还有种种主观上的心理因素

1.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

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他们内部心理因素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因此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如果得不到适当的解决就可能产生品德方面的问题

2.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

不良品行的形成与学生道德认识上的错误有密切的联系

3.道德意志薄弱

在不少情况下有些学生在道德观念与个人欲望发生矛盾时意志力薄弱正确的观念不能战胜不合理的需要从而产生不道德的行为

4.养成了不良行为习惯

学生已形成的不良的性格特征制约着他们的行为

品德不良的纠正与教育★★★

纠正学生的不良品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消除心理障碍包括动机障碍认知意义障碍情绪障碍习惯性障碍等

2.抓住时机引起内心震动

3.提供典型事例明确是非观念

4.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5.增强抵抗诱惑的能力培养良好习惯

6.针对个别差异选择纠正措施

注意这部分知识点虽然不是十分重要但与现实教学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有可能出现关学生品德不良行为分析和矫正的题目需要灵活掌握

◆易出题型选择题

Ø 推荐用书

[1]冯忠良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第六编 社会规范的学习第二十章一-第二十二章

[2]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第十二章 品德学习

[3]劭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第七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

Ø 本章重点梳理

1.简述品德发展的实质

2.简述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3.简述品德的形成过程及其方法

4.简述品德不良的成因及其矫正措施

Ø 本章历年真题回顾

1.2008年统考单选题第40在社会规范学习过程中个体不仅在行为上遵守社会规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规范的必要性和规范对个人的价值此时其社会规范学习处  )。

A.服从水平  B.依从水平  C.认同水平  D.内化水平

解析C认同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接受水平一般指行为主体在认识情感与行为上对规范趋一致从而自愿接受社会规范的现象题中个体处社会规范学习的认同水平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