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考生与命题人交流的唯一资料和途径就是真题。所以读题要读命题人的思想,读懂了命题人的思想,就能赢得考试。因此,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333教育学综合的真题分享,今天更新的是“2012年杭州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希望给备考教育学的同学提供帮助!
2012年杭州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教学(见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真题)
2.学校管理(见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3.有教无类(见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4.“五育”并举(见2011年东北师范大学真题)
5.《大教学论》
【答】夸美纽斯所著的《大教学论》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提出了班级授课制与学年制,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统一学制思想,以及德育论和教育管理思想。其教学理论包含了大量宝贵的教学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工作的客观性、规律性,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奠定了近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但是他的思想中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是认识和时代的局限性。
6.终身教育(见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二、简答题
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见2015年东北师范大学真题)
2.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见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3.简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社会即学校”思想。(见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4.简述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见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真题)
三、论述题
1.试论述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答】(1)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制约。①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结构;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②社会政治对教育的制约: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政治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政治制约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③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重功利轻发展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产生影响;重共性轻个性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产生影响;重服从轻自主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产生影响;重认同轻创造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产生影响。
(2)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①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②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能够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教育能够促进政治民主;教育能够制造政治上需要的舆论和思潮。③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能够传承文化;教育能够改造文化;教育能够创造更新文化。
2.如何理解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见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3.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具有什么贡献与局限性?
【答】人本主义心理学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人本学派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最大的贡献是看到了人的心理与人的本质的一致性,主张心理学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马斯洛的主要观点:有七种基本需要,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种属于缺失需要,后三种属于成长需要。罗杰斯的主要观点:在心理治疗实践和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发展出人格的自我理论,并倡导了“患者中心疗法”的心理治疗方法,认为人类有“自我实现”的动机。
(1)主要贡献:
①把人的本性与价值提到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首位;②突出人的动机系统与高级需要的重要作用;③提出实验客观范式与经验主观范式统合的新构想,突出了开放研究、整体分析和多学科式跨学科研究方法的重要意义。
(2)意义:
①相信儿童的潜能—自然人性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基于自然的人性论,认为有机体均有一定的内在倾向,有助于以维持和增强机体的方式来发展自我潜能,强调人的基本需要均由人的潜能决定。
②注重儿童的需要——实现“各自”的自我。
③儿童共同成长——知情统一的教学观。罗杰斯认为,生活是一个使个体不断成长并达到完美的进程,这个进程指向于个体的成长。
(3)局限性:
①缺乏明确的目标,抽象概念较多,缺乏实际的操作性。
②缺乏周详的设计,过于强调自由、开放,而忽视控制性的教学设计,使得教师缺乏明确的教学指导。
③缺乏评价的依据,虽然更加注重情感教育,但在这方面评价标准的制定还不成熟,所以难以将认知与情感的因素区别开来并加以评价。
④理念缺乏共识,当学生的价值观与社会规范发生矛盾时,教师难以选择是遵从社会规范还是尊重学生的意愿。
4.试论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见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以上就是天任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2年杭州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相关内容,更多院校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分享,敬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