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一、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教育发展水平是对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
(一)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着一个社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制定
当教育所培养的人进入直接生产过程时,则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因素,因而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制约着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制定。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一般不需要经过学校教育的培养和训练。当时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统治人才,它不直接反映社会生产力的要求。但是,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出现,社会生产劳动发生了质的变化,社会生产力开始直接向学校提出要求,这就使学校的培养目标发生了质的变化,即学校不再把培养与直接生产劳动相分离的官吏、律师和知识分子作为它仅有的目标,而是开始把从事直接生产劳动的工人以及与生产劳动密切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列人培养目标之中。
(二)生产力发展状况影响着教学内容和课程的设置
任何时代学校的课程设置,都是该时代社会意识形态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反映。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科学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发展,为学校教学内容的丰富、为学科设置的调整提供了可能的客观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又要求教育培养出来的人能够适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能够掌握生产上所需的知识和技术,这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学科设置的调整提出了客观要求。由于不同时代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同,各个时代使用的生产工具不同,生产力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不同,学校的课程门类、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也各不相同。教学内容的历史发展证明,学校的课程,特别是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是直接受制于生产力发展的。
(三)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教育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而教育发展的物质条件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提供的。教育发展最主要的两个物质条件,一是要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作保证,办多少学校、招多少学生,只能根据客观物质基础所提供的条件来确定。同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其所能提供的剩余劳动数量,直接制约着一个国家在教育经费方面的支付能力。教育经费的支付量直接影响到校舍、设备、师资条件等方面的教育资源,而教育资源是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的主要因素。二是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自由的闲暇时间,社会提供多少人去从事教育和学习,最终要由生产力的发展来决定,因为只有生产力发展了,社会有了剩余产品,可供一部分人不去参加生产劳动而去从事专门的教育和学习。
(四)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古代学校的教学形式是个别面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造纸、印刷术的发明以及大工业对劳动者的需求,班级授课制应运而生。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今天,一些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如幻灯、电视、多媒体等相继引人教学领域,从而使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向多样化发展,而先进的教学手段能使教学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加速了人们的认识过程。
◆易考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
二、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一定性质的教育被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我们要弄清楚某一社会教育的性质,就要首先弄清楚这一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这是研究问题应该明白的一个基本原理。
(一)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教育的性质
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发展也决定着教育的发展;阶级社会的教育都反映着统治阶级的需要,是一定社会进行统治的工具。
(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宗旨与目的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性质不同,教育目的也就有所差异。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确保教育能够培养出他们所需要的人才,总是利用他们所掌握的国家机器,直接控制教育,为教育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标准,选择教育内容,提出道德要求等,使教育为特定的社会关系服务。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目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使人类各个历史阶段的教育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教育的领导权掌握在谁的手中以及教育为谁服务,这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来决定的。主要体现在:(1)统治阶级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2)统治阶级利用经济的力量如审批、调拨教育经费等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3)统治阶级还利用意识形态上的优势,通过编写教材、审订教科书、发行各种读物等途径来决定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
(四)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受教育权是判断和确定一个国家和社会教育性质的重要标志,它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诸如什么人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什么人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什么人有接受什么样教育的权利,什么人无法接受什么样教育的权利都是由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在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在法律上废除了教育的等级性,提倡“教育机会均等”,各国还纷纷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逐步取消中等教育的入学限制,但在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仍是决定教育机会的关键。社会主义社会,为教育机会的均等提供了极大的可能,由于劳动人民在政冶经济上的主人翁地位,从根本上铲除了教育极不平等的障碍,各级各类学校为社会绝大多数人提供了教育机会。
(五)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结构、教育管理体制和部分教育内容
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去培养人都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培养出的人必须是符合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政治经济制度是教育目的的直接决定力量,并根据不同的教育目的制定不同的教育制度,规定教学内容,特别是政治、哲学和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
◆易考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
三、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宗教、社会习俗和规章制度等的复合体。教育学上的文化是指狭义的文化。
1.文化类型影响教育目标
社会文化类型不同,教育目标也不同;政治文化类型不同,教育目标也不同。
2.文化本体影响教育内容
文化传统影响教育内容的构成;文化发展影响教育内容的发展;文化内容倾向影响教育内容的性质。
3.文化观念影响人的教育观念
文化观念是指长期生活在同一文化环境中的入们逐步形成的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比较一致的观点和信念。文化观念制约和影响着人们对教育的态度和行为,且影响着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形成。
4.文化传统影响着教育方法和思想导向
文化传统影响着学校教育方法,不同的文化传统对待学习和读书的态度不同,反映到教育上,教师教育方法的方式也不同。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校教育便把读书视为获得真知的唯一源泉。
◆易考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
四、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教育与科技是两个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的子系统。教育的发展,不仅受到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也会受到科技的影响。
1.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要求学校培养的人必须掌握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
2.科学技术影响和制约学校课程的设置;
3.科学技术影响和制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易考题型:选择题、简答题
五、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2018年统考单选题)
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地理和社会区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群的总称。人口与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人口状况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
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发展规模;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结构;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质量。
2.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人口年龄构成制约各级教育的发展规模与进程;人口就业结构制约学校的教育结构;人口地域分布制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