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考生与命题人交流的唯一资料和途径就是真题。所以读题要读命题人的思想,读懂了命题人的思想,就能赢得考试。因此,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333教育学综合的真题分享,今天更新的是“2011年山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希望给备考教育学的同学提供帮助!
2011年山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见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2.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答】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
3.学校管理(见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4.教学(见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真题)
5.《理想国》(见2010年东北师范大学真题)
二、简答题
1.简述先秦时期私学的兴起及意义。
【答】(1)私学兴起的原因。
①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时期,封建私有制逐渐代替了井田制,促进了奴隶制的解体。
②官学衰落,学术下移。世袭制导致贵族不重视教育;王权衰落致学校荒废;战争动乱
③“士”阶层的出现。
(2)私学兴起的意义。
①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局面,使政教分设、官师分离,教师成为独立的职业,教育成为独立的活动。
②私学更新了教育内容和方式。私学不局限于“六艺”,而是培养各类人才。教学场所不固定,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③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使学校向平民开放,进一步促进了“学术下移”。
④私学促进了“百家争鸣”。各家各派在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
⑤私学讲求自由原则,主要表现为自由讲学、自由就学、自由办学、自由竞争,发展教育事业,开辟教育史新纪元。
2.简述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认识。(见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真题)
3.简述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的贡献。(见2016年西南大学真题)
4.简述清末的四次留学。
【答】(1)幼童留美:最早提出的是容闳。拟计划4年选送12~16岁的幼童共120名赴美留学,在国外学习英语、自然科学知识,也学习儒家经典。由于诸多矛盾,中途夭折,但它开启了中国留学教育的先河,为近代留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培养了一批新型的知识分子。
(2)派遣留欧:始于船政大臣沈葆桢的建议,并以船政学堂的学生为主。主要学习造船和航海技术。留欧学生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代海军的重要将领;推动了中国近代军舰制造技术的发展,为中国海军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在外交、实业等领域均有建树,是中国近代第一代实业人才。
(3)留日高潮:甲午中日战争的刺激,使中国士大夫开始认识到要学习日本,认为应将日本作为派遣留学生的首选国。废除科举后,士人为寻求新的出路,涌向日本,形成留日高峰。留日学生充实了新式学堂师资,壮大了人才的队伍,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形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群体,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4)“庚款兴学”与留美教育:美国决定从1909年开始,将中国“庚子赔款”中的一部分以先赔后退的方式退还给中国,并和中国政府达成默契,将这笔钱用来发展留美教育,史称“庚款兴学”。通过这次兴学,美国的确把中国的留学潮引向了美国,中国留学生的流向从此发生了变化。
5.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见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6.简述晏阳初关于“四大教育”的思想。(见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真题)
三、论述题
1.依据你所掌握的教育理论和自身的教育实践,谈谈我们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见2015年西南大学真题)
2.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以及教学实际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见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真题+2010年华中师范大学真题)
以上就是天任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1年山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相关内容,更多院校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分享,敬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