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2016年山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3-01-02 16:52:20  |  关键词: 2016年山东师范大学 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  
  •  
  •  

作为考生与命题人交流的唯一资料和途径就是真题。所以读题要读命题人的思想,读懂了命题人的思想,就能赢得考试。因此,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333教育学综合的真题分享,今天更新的是2016年山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希望给备考教育学的同学提供帮助!

 

2016年山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活动课程(见2013年东北师范大学真题)

2.致良知(见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3.大学区制

【答】1806年,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拿破仑颁布了《关于创办帝国大学及其全体成员的专门职责的法令》等,设立帝国大学为政府管理全国教育的机构,并实行大学区制,划分全国为27个大学区,每一个学区设总长一人,并设由10人组成的学区评议会,负责管理大学区内的各级学校。区内设大学一所,中小学若干所。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蔡元培在法国教育改革思想的影响下,提出了在中国实行“大学区制”的设想,但是基于中国积贫积弱的现实情况,这一设想难以实行下去。

4.自我效能感(见2014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二、辨析题

1.教育目的是人制定的,所以是主观的。

【答】错误。一般来说,教育目的总是由人提出来的,它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但人们提出的教育目的却有其现实的社会根源,它的内容是客观的。人们提出形形色色的教育目的,不管他们承认不承认,实际上都是社会对其成员质量规格的客观需求在他们意识中的反映,是他们所处时代的产物。教育目的受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以此为基础的政治观点与制度的制约。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但它不影响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担任多种角色。

【答】正确。教师的“角色丛”是指与教师特定的社会职业和地位相关的所有角色的集合。仅就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言,教师就要扮演丰富多彩的多重角色:(1)“家长代理人”和“朋友、知己”的角色;(2)“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3)“管理者”的角色;(4)“心理调节者”的角色;(5)“研究者”的角色。

3.新教育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教育革新运动。

【答】错误。“新教育运动”亦称“新学校运动”,这场教育改革运动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主要内容是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上建立与旧式的传统学校完全不同的新学校,以建立不同于传统学校的新学校作为新教育的“实验室”为特征。

新教育运动始于19世纪80年代的英国,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如德国、法国、瑞士、比利时、荷兰和奥地利等国。早期代表人物有英国教育家雷迪、德国教育家利茨、法国教育家德莫林等。20世纪的代表人物有爱伦·凯、德可乐利、罗素、怀特海和沛西·能等。

4.场独立型的人适合学习人文知识,场依存型的人适合学习数理知识。

【答】错误。场独立型、场依存型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场独立型学生一般偏爱自然科学,且成绩较好,二者呈显著正相关,他们的学习动机往往以内在动机为主。场依存型学生一般较偏爱社会科学,他们的学习更多地依赖外在反馈。场独立型学生善于运用分析的知觉方式,而场依存型学生则偏爱非分析的、笼统的或整体的知觉方式,他们难以从复杂的情境中区分事物的若干要素或组成部分。

另外,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学生对教学方法也有不同偏好。场独立型学生易于给无结构的材料提供结构,比较易于适应结构不严密的教学方法。场依存型学生喜欢有严密结构的教学,因为他们需要教师提供外来结构,需要教师的明确指导与讲解。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见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2.简述教学的任务。(见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3.简述“九品中正制”。

【答】“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制定的,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

(1)其主要内容为:在各州设中正,以家世、道德、才能评议人物,评议结果上交司徒府复核批准,然后送吏部作为选官的根据。三年调整一次,但中正对所评议人物也可随时予以升品或降品。

(2)评价:“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但随着发展,门阀世族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隋代,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此制终被废除。

4.简述基督教教育的特点。(见2013年华南师范大学真题)

5.简述严复的“三育论”。

【答】严复是中国近代从德、智、体三要素出发构建教育目标模式的第一人,他在《原强》(又称《国富论》)中首次阐发了他的“三育论”,认为中国要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就必须从提高国民这三方面素质着手,“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才可谓是真国民。

“鼓民力”,就是提倡体育,包括禁止吸鸦片和女子缠足等陋习,使国民具有强健的身体。

“开民智”,就是要全面开发人民的智慧,提高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但实际牵涉对传统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学风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其核心是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和训诂辞章之学,讲求西学。

“新民德”,就是要改变传统德育内容,用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取代封建伦理道德,培养人民忠爱国家的观念和意识,改变人民的奴隶地位。严复认为“新民德”最难。

评价:严复提出的德、智、体三育兼备的教育目标体系,无论结构要素,还是各育的内容,都基本上确立了中国教育目标体系的近代化模式。

6.简述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见2019年华南师范大学真题)

四、论述题

1.论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见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2.联系实际说明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见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专业课.jpg


以上就是天任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6年山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相关内容,更多院校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分享,敬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