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3-01-02 16:53:21  |  关键词: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 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  
  •  
  •  

作为考生与命题人交流的唯一资料和途径就是真题。所以读题要读命题人的思想,读懂了命题人的思想,就能赢得考试。因此,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333教育学综合的真题分享,今天更新的是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希望给备考教育学的同学提供帮助!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教学评价(见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2.上位学习

【答】按照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方式,奥苏伯尔提出有意义学习的三种不同同化模式: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学习。上位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将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如先知道松树、柳树等具体概念,然后学习“树”,知道“树”是各种树木的总括概念。

3.成就动机(见2010年陕西师范大学真题)

4.教育准备说

【答】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论述教育目的就是“为人未来的完满生活做准备”,即教育准备生活说。

斯宾塞论述了什么是“完满的生活”,并据此确定了课程: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目的在于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与维持正常社会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

5.苏湖教法(见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6.平民教育思潮

【答】平民教育思潮倡导平民教育,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思潮在教育领域里的反映和重要组成部分。其主张是批判传统的贵族主义等级教育,破除千百年来封建统治者独占教育的局面,使普通平民百姓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获得知识,改变生存状况。

该思潮使平民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文化知识教育,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在一定范围内普及了教育,但在城市收效不大。

二、辨析题

1.课程内容即教材内容。

【答】错误。(1)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是以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学科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与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全部教学内容。(2)教材是根据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学生接受能力编写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3)因此,课程内容不等于教材内容。课程内容是教材内容编制的依据,教材内容是课程内容的具体化反映。

2.智力水平高的人创造力也高。

【答】错误。创造力高的人,一般智力较高。但是高智力者,创造力可高可低;低智力者,创造力一定低。也就是说,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智力是创造力的一个影响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创造力还受到知识、人格特征、动机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智力高的人创造力不一定也高。

3.蔡元培在改革北大时提出的指导思想“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指所有的思想无所不包。

【答】错误。蔡元培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并不等同于无所不包。蔡元培认为:“无论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这句话既反映了兼容并包的内涵,又暗示了兼容并包的条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因此言之无理,持之无故,已达自然淘汰之命运的思想观点在北京大学也是不被接受的。

因此,“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并不是无所不包。

三、简答题

1.简述教师角色冲突的主要表现。

【答】(1)社会“楷模”与“普通人”的角色冲突。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很高,希望教师是道德的楷模,很多年轻教师认为自己是社会的普通一员,认为教师无须正襟危坐,一板一眼。

(2)“令人羡慕”的职业与教师地位低下的实况冲突。教师虽然是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但教师的社会地位仍然低下,经济上捉襟见肘。这使许多教师的心理及生活处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

(3)教育者与研究者的角色冲突。人们普遍认为教师就应该教书育人,研究是专家的事情,但要想教育好学生,需要研究学生。很多教师也没有意识到自身可以进行教育研究,他们往往埋头苦干,缺乏思考,无暇顾及研究。

(4)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教师在学校工作艰辛,下班后还要继续工作,有时教师照顾了其他人的子女,却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子女,为此引起家庭矛盾,从而陷人苦恼之中。

2.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答】(1)文化知识影响着教育的内容和水平。文化是教育的基础,教育通过传承和创新文化来培养人,学校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传授系统化、概念化的文化知识,反映到课程上,课程本身就是文化知识的载体,也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形式。文化知识始终是教育的主要资源。

(2)文化模式制约着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首先,文化模式为教育提供了特定的背景。教育促进个人的发展,又必须受到特定文化模式的制约。文化模式对每个人的塑造力量很大。其次,文化模式还从多方面制约教育模式。不同文化模式下的教育管理方式、教育方法等都有很大的差异。

(3)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的传统与变革。文化传统越悠久,对教育传统变革的制约性就越大。文化传统影响着学校教育方法,不同的文化传统对待学习和读书的态度不同,反映到教育上,教师教育的方法也不同。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校教育便把读书视为获得真知的唯一源泉。

3.课程目标有哪几种基本表述方式?

【答】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包括三类: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与表现性目标。

(1)结果性目标的表述方式:所谓结果性目标,即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对课程设计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具体明确、可观测、可量化。这种指向结果性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知识”领域。

(2)体验性目标的表述方式:所谓体验性目标,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应达成的标准。它在设计中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历时性、过程性的。这种指向体验性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各种“过程”领域。

(3)表现性目标的表述方式:所谓表现性目标,即明确安排学生各种各样的个性化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程度。它在课程设计中所采用的行为动词通常与学生表现什么有关或者结果是开放性的。这种指向表现性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各种“制作”领域。

4.简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见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5.简述夸美纽斯的教育内容。(见2016年西南大学真题)

四、论述题

1.根据下面的材料,说明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见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真题)

2.述评苏格拉底法。(见2020年华南师范大学真题)

 

专业课.jpg


以上就是天任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相关内容,更多院校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分享,敬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