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2019年山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3-01-02 16:55:18  |  关键词: 2019年山东师范大学

  •  
  •  
  •  

作为考生与命题人交流的唯一资料和途径就是真题。所以读题要读命题人的思想,读懂了命题人的思想,就能赢得考试。因此,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333教育学综合的真题分享,今天更新的是 2019年山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希望给备考教育学的同学提供帮助!

 2019年山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教育规律

【答】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教育规律指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本质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2.教学策略(见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真题)

3.“六艺”(见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4.鸿都门学(见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5.品德不良(见2015年华南师范大学真题)

6.智者派(见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真题)

二、辨析题

1.所有接受学习都是机械的。

【答】错误。接受学习是教师通过直接呈现已有知识、经验的方式传授知识及其意义,学生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在奥苏伯尔看来,不管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都有可能是机械的,也都有可能是有意义的,那种认为接受学习必然是机械的、发现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观点是毫无根据的。如果教师教法得当,并不一定会导致机械的接受学习,任何学习,只要符合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就是有意义学习;此外,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也不是绝对的,而是处在一个连续体的两端,学校的许多学习经常是处在这两端之间的某一个点上。

2.教师专业性最突出的特征是教师资格证。

【答】错误。教师专业性最突出的特征是教师专业能力。

(1)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最突出的外在表现,又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即专门的教育素养,具体包含:

①教育理论素养。主要指教师对教育科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能恰当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②教育能力素养。主要指保证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操作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种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与引导教学的能力、机智地应变与创新能力。

③教育研究素养。一线教师既有资格,也有条件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尤其是他们从事的教育或教学研究,教师应富有问题意识、反思能力,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创造性地解决或改进各种教育问题。

(2)教师资格证制度只是教师行业的准入制度,确认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教师的专业性,但不是其最突出的特征。

3.朱熹关于小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圣贤坯璞”。

【答】正确。朱熹认为小学的教育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是打基础的阶段,必须抓紧、抓好。在教育内容上,以“学事”为主,知识力求浅近、具体,从具体的行为训练着手,使学生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到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教育与生长发育融为一体,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教育方法上,一来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二来要求形象生动,激发兴趣;三来首创《须知》《学则》的形式来培养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

三、简答题

1.简述孔子的德育内容及方法。(见2012年东北师范大学真题)

2.简述《费里教育法》。(见2020年杭州师范大学真题)

3.简述学习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见2012年东北师范大学真题)

4.简述加里培林关于智力技能的发展阶段。

【答】加里培林将心智技能的形成分成五个阶段:

(1)活动定向阶段。这是一个准备阶段,在从事某种活动之前需要先了解做什么和怎样做,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对活动本身和活动结果的表象,进行对活动本身和活动结果的定向。

(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物质活动指运用实物的教学活动,而物质化活动则是物质活动的一种变形,是指利用实物的模象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3)有声的言语活动阶段。这一阶段是指学生的学习活动已不直接依赖实物或模象而借助自己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来进行的阶段。

(4)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这一阶段是出声的言语活动向内部言语活动转化的开始,是不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

(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这是智力活动完成的最后阶段。

加里培林关于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的理论,对于进一步探索智力活动和心智技能形成的规律还是很有价值的,对于当前我国学校实施的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5.简述启发式教学原则的要求。(见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6.简述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答】环境泛指个体存在于其中,在个体的活动交往中,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作用比自然环境大。

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限制;(2)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既取决于环境的给定性,又取决于主体的选择性;(3)我们不能过分地夸大环境的作用,环境虽然重要,但不是决定人发展的根本因素。

四、论述题

1.试论述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的优缺点。

【答】(1)个别教学是教师面对个别或少数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个别教学中,每位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进度可以有所不同,教师对每位学生教的方法和要求也有所区别,所以每位学生学习的成效各不一样,甚至差距极大。

因此,个别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教师能够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包括天赋、接受能力和努力程度,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比较充分地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特长和个性。

(2)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给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同一班级的学生学习内容和进度必须一致。今天,我国的教学仍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①有利于促进教育普及和提高教学效率;②形成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制度化、规范化,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③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⑤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班级授课制的缺点:①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与个性发展;②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③实践性不强,容易脱离实际;④学生的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结果。

(3)分组教学是指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的类型主要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能力分组,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分组教学,各组课程相同,学习年限则各不相同;作业分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来分组教学,各组学习年限相同,课程则各有不同。

分组教学还可以分为内部分组与外部分组两种形式。内部分组是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发展变化情况来分组教学;外部分组则打破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的差别来分组教学。

2.论述洪堡的教育改革。

【答】(1)初等教育。

初等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理性,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宗教情感,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准备。为此采取了以下措施:

①在学科内容上,减少了宗教神学课,增设了实用知识的学科。②在教学方法上,废除体罚和死记硬背,采用实物直观教学。

③改进师资培训工作,一方面从瑞士邀请席勒到普鲁士办师范学校;另一方面派遣教师到瑞士向裴斯泰洛齐本人学习,德国的师范教育因受到裴斯泰洛齐的影响有了较大的发展。

而这一改革对今天德国教育的发展亦有深远影响,教师具有很高的专业素养,且与同阶级相比,德国教师的工薪待遇与社会地位都位于世界的前列。

(2)中等教育。

在中等教育改革上,1810年,洪堡编制了教学计划,削减了古典学科的内容,以拉丁文、希腊文、德文和数学为主课,重视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的教学,此外还规定只有通过国家考试成绩合格的才给予中学教师的称号。

洪堡的改革使文科中学的办学方向、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乃至教师的质量都有了较大的起色。改革改变了文科中学的教师只能由神学家、牧师担任的现象,打破了文科中学对僧侣依赖的局面。

(3)高等教育。

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提出学术自由的原则、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洪堡认为,大学不是一般的职业养成所,而是要造就胸襟开阔、目光远大、领导世界新潮流的人才;大学要特别重视人文科学,应将大学办成培养人道主义精神的基地;教学和科研结合为一体,学术自由是神圣的办学原则等。他认为,传授高深知识是大学的基础,但这种知识不是实用的、专门化的知识,而是一种“纯科学的知识”,即一种脱离社会需要,超越社会现实的理念性知识。

专业课.jpg


以上就是天任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2019年山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相关内容,更多院校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分享,敬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