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24考研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学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3-01-04 16:17:58  |  关键词: 24考研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学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  
  •  
  •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学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相关内容,为报考心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学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一)学习与个体心理发展

学习与心理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心理发展是新学习的基础;另一方面,学习可以促进发展。

1.个体心理发展对学习的制约作用

学习需要个体原有心理结构中具有适当的知识、技能和一定的学习动机。大量研究表明,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受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学习必须适应个体心理的发展规律,在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应有不同的学习要求、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

2.学习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从个体一生的发展来看,其心理的发展都是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最直接的决定因素。从心理发展的动力机制来看,新的学习情境引起个体认知不平衡,导致个体的学习需要与学习期待成为学习的实际动力;从心理发展的过程来说,个体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广泛的迁移,逐步形成能稳定调节个体活动的多种类型、多种水平的能力与品德。

(二)学习准备与发展性教学

学习准备与发展性教学实际上探讨的是个体发展与教育之间的关系,两者存在着辩证的关系。一方面,个体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是教育的起点与依据,是教育的前提;另一方面,个体的身心发展依赖于教育,是教育的结果与产物。

1.学习准备

教育应当考虑个体原有的身心发展水平,关注个体在进行某种新的学习前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就是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特点的总和,包括生理发展状态、能力发展状态、学习动机状态等。

2.发展性教学

教育虽然不能逾越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但是适当的教育可以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考虑了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的辩证的前提下,为了最大限度地通过教育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维果茨基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认为教育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也就是说,教学不仅要依据儿童已经达到的心理发展水平,而且要预见到今后的心理发展。

赞可夫据此提出了“教学的结构决定学生的发展进程”。他认为,要把教学目标确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要有一定难度,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并提出了五条教学原则:

(1)提高教学难度;

(2)提高教学速度;

(3)使学生依据理论指导行动;

(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

(5)使所有学生得到一般的发展。

专业课.jpg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学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