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外科护理学知识点:破伤风”相关内容,为报考护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护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破伤风
一、病因
破伤风杆菌为革兰阳性厌氧梭状芽抱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人畜粪便和尘埃中。一旦发生开放性的损伤,如烧伤、火器伤、开放性骨折,甚至细小的木刺或锈钉刺伤等造成的皮肤黏膜完整性受损,加之创面局部的缺氧环境,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侵入体内,产生毒素引起感染。
二、病理生理
破伤风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为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痉挛毒素可经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作用于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运动神经核,引起随意肌紧张性收缩与痉挛,同时还可阻断脊髓对交感神经的抑制而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大汗等。溶血毒素则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心肌损害。
三、临床表现
1.潜伏期
一般为6〜12天,最短24小时,最长可迟达数月。潜伏期越短,预后越差。
2.前驱期
无特征性表现,患者感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咀嚼肌紧张、烦躁不安、打哈欠等;常持续12〜24小时。
3.发作期
典型的症状是在肌紧张性收缩(肌强直、发硬)的基础上,呈阵发性的强烈痉挛,苦笑面容,病程一般为3〜4周,自第2周起症状逐渐缓解,但肌紧张和反射亢进可持续一段时间。部分患者在恢复期间可出现一些精神症状,如幻觉、言语及行为错乱等,多能自行恢复。
四、处理原则
(1)清除毒素来源。
(2)中和游离毒素。
(3)控制并解除肌痉挛。
(4)防治呼吸道并发症,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营养不良、感染等。
五、护理
1.护理评估
(1)有无开放性损伤病史,如火器伤、烧伤、开放性骨折、木刺或锈钉刺伤等,尤其注意了解伤口的污染程度、深度、开口大小、是否及时进行彻底清创及引流是否通畅等信息;女性患者有无产后感染或新生儿脐带消毒不严等历史。
(2)前驱症状、肌肉收缩和痉挛症状发作的持续时间、间隔时间、严重程度等。
(3)有无破伤风预防接种史等。
(4)身体各部位有无损伤、刺伤、扎伤或骨折等,以及损伤的部位、范围、深度和有无红肿、污染等。若为新生儿,脐带残端有无红肿等感染迹象。
(5)有无呼吸困难、窒息或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6)了解伤口渗出物的涂片检查结果、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7)有无情绪反应,同时应了解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和对患者的身心支持程度。
2.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有窒息的危险 与持续性喉头和呼吸肌痉挛、误吸、痰液堵塞气道有关。
(2)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反复肌痉挛消耗、大量出汗有关。
(3)有受伤的危险 与强烈的肌痉挛有关。
(4)尿潴留 与膀胱括约肌痉挛有关。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肌痉挛消耗、摄入障碍有关。
3.护理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创造良好的修养环境,遵医嘱准确合理地使用药物,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3)按医嘱补液,维持体液平衡,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尿量等变化,加强心肺功能的监护,警惕有无并发心力衰竭。
(4)患者发生抽搐时,应用合适的牙垫防止舌咬伤;使用带护栏的病床,必要时加用约束带固定患者,防止痉挛发作时坠床或自我伤害;关节部位放置软垫保护,防止肌腱断裂或骨折。
(5)对有尿潴留的患者,及时导尿并留置导尿管,保持尿液引流通畅;同时做好尿道口和会阴部的护理,防止感染。
(6)对因病情严重不能经口进食者,予以鼻饲或静脉输液,必要时予以肠外营养支持(TPN)治疗。对能经口饮食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进食应少量多餐,避免呛咳和误吸。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外科护理学知识点:破伤风”,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护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