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外科护理学知识点:阑尾炎患者的护理”相关内容,为报考护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护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阑尾炎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一、病因
(1)阑尾管腔阻塞。
(2)细菌入侵。
(3)胃肠道疾病,饮食因素。
二、病理生理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病变早期,炎症多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外观呈轻度肿胀充血,浆膜失去光泽,表面有少量纤维素性渗出物。镜下可见阑尾壁各层水肿及中性粒细胞浸润,黏膜表面有小溃疡和出血点。
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常由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发展而来。阑尾肿胀明显,浆膜高度充血,表面有脓性渗出物;腔内积脓,镜下可见阑尾壁各层有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阑尾周围的腹腔内有脓液渗出,形成局限性腹膜炎。
3.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阑尾炎症进一步加剧,管腔严重阻塞,压力升高,管壁血运障碍,阑尾管壁坏死,呈暗紫色或黑色,严重者可发生穿孔,穿孔多发生在阑尾根部或近端。
4.阑尾周围脓肿
急性阑尾炎化脓、坏疽或穿孔时,大网膜可移至右下腹,包裹阑尾形成局部炎性肿块或阑尾周围脓肿。
第二节 念性阑尾炎
一、常见症状和体征
1.常见症状
急性阑尾炎症状见表4-16-2-1。
表4-16-2-1急性阑尾炎症状
急性阑尾炎 | 疼痛性质 |
单纯性阑尾炎 | 轻度隐痛 |
化脓性阑尾炎 | 阵发性胀痛和剧痛 |
坏疽性阑尾炎 | 持续性剧烈腹痛 |
穿孔性阑尾炎 | 腹痛暂时缓解的现象,并发腹膜炎后,腹痛又呈持续加剧 |
盲肠后位阑尾炎 | 腹痛在右侧腰部 |
盆位阑尾炎 | 腹痛位于耻骨上区 |
肝下区阑尾炎 | 右上腹痛 |
极少数内脏反位 | 左下腹痛 |
(1)转移性右下腹痛:疼痛多开始于上腹部或脐周,位置不固定,数小时(6〜8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
(2)胃肠道反应:阑尾炎早期,患者可出现厌食、恶心和呕吐,部分患者还可发生腹泻或便秘、腹胀等。
(3)全身表现:多数患者早期仅有乏力、低热表现。炎症加重时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寒战、高热、脉速、烦躁不安或反应迟钝等。阑尾穿孔引起腹膜炎时,可有心、肺、肾等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若发生化脓性门静脉炎还可引起轻度黄疸。
2.体征
(1)右下腹压痛:急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
(2)腹膜刺激征:包括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
(3)右下腹包块:部分阑尾炎形成阑尾包块和(或)脓肿的患者,右下腹可扪及位置固定、边界不清的压痛性包块。
(4)其他体征:
①结肠充气试验: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试验结果;
②腰大肌试验: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提示阑尾位于盲肠后位或腰大肌前方;
③闭孔内肌试验: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提示阑尾位置靠近闭孔内肌;
④直肠指诊:盆位阑尾炎或阑尾炎症波及盆腔时可有直肠右前方触痛;若形成盆腔脓肿则可触及痛性肿块。
3.特殊类型急性阑尾炎
(1)新生儿急性阑尾炎:早期可有厌食、呕吐、腹泻及脱水等症状,无明显发热。患儿有无腹胀及右下腹压痛等体征。
(2)小儿急性阑尾炎:早期即出现高热、呕吐等症状,右下腹体征不明显,穿孔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3)老年人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轻、病理改变重,常合并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
(4)妊娠期急性阑尾炎:压痛点上移;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不明显;大网膜难以包裹阑尾,致腹膜炎不易局限而引起腹腔内扩散;炎症刺激子宫易致流产或早产,威胁母子安全。
(5)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的急性阑尾炎:症状和体征不典型。
二、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多数患者的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2.腹部X线检查
钡剂灌肠X线检查可见阑尾不充盈或充盈不全,阑尾腔不规则,72小时后复查仍有钡剂残留。
3.B超检查
可显示阑尾肿大或脓肿。
三、处理原则
1.手术治疗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切口I期缝合。
(2)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若腹腔内有积液,可根据病情放置乳胶管引流。
(3)急性阑尾炎伴穿孔:切除阑尾后,清除腹腔脓液,并根据病情放置腹腔引流管。
(4)阑尾周围脓肿:
①脓肿尚未破溃时,按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处理;
②若已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全身应用抗菌药治疗或同时联合局部外敷药物,以促进脓肿吸收消退;待肿块缩小局限、体温正常3个月后再手术切除阑尾;若脓肿无局限趋势,则应行脓肿切开引流手术,待3个月后再做Ⅱ期阑尾切除术,术后应用有效抗菌药。
(5)慢性阑尾炎:诊断明确后行阑尾切除术。
2.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诊断不甚明确、症状较轻者。主要包括应用抗菌药控制感染、禁食、补液或中药治疗等。
四、护理
1.护理评估
(1)术前评估:
①患者的年龄,是否为新生儿、小儿或老年人;成年女性患者有无停经、月经过期、妊娠等;
②有无不洁饮食史,有无经常进食高脂肪、高糖、少纤维素的食物,发病前有无剧烈运动,腹痛与活动的关系,有无急性肠炎及肠道蛔虫症等,有无转移性右下腹痛;
③腹痛是胀痛、剧痛还是绞痛,是阵发性疼痛还是持续性或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有无放射痛等;有无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病史;有无类似疼痛发作史;有无药物过敏史及腹部手术史;
④腹部压痛的部位,麦氏点有无固定压痛;有无腹膜刺激征;有无其他阳性体征;直肠指检盆腔有无触痛和(或)触及肿块等;新生儿、小儿及老年患者有无局部症状和体征;妊娠中后期患者有无因子宫增大而致压痛点上移现象等;
⑤有无乏力、寒战、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无便秘或排便次数增多、腹泻、里急后重等;有无合并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及其他症状;新生儿及小儿患者有无脱水和(或)呼吸困难的表现;老年患者有无合并动脉硬化,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妊娠中后期急性阑尾炎患者有无流产或早产征兆,如腹痛或阴道流血等;
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是否升高,腹部X线平片是否提示盲肠扩张,钡剂灌肠是否显示阑尾,B超检查是否提示阑尾肿大或脓肿形成;
⑦患者及家属对急性腹痛及阑尾炎的认知、心理承受程度及对手术的认知,妊娠期患者及其家属对胎儿风险的认知、心理承受能力及应对方式。
(2)术后评估:
①了解手术类型和术中情况,如阑尾有无化脓或穿孔,腹腔有无脓液及其清除情况;有无放置引流管及其种类和部位;小儿及老年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及补液情况等;妊娠期患者术中胎心变化情况;
②手术切口缝合是否为I期,伤口是否有渗岀及渗液的性质;对放置引流管的患者,评估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等。
2.护理措施
(1)根据疼痛的程度,釆取非药物或药物方法止痛。
(2)预防和护理并发症:
①腹腔脓肿:术后患者血压平稳后给予半坐卧位;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受压、扭曲、堵塞等,确保有效引流,防止因引流不畅而致积液或脓肿;遵医嘱应用足量、敏感的抗菌药,以控制感染、促进脓肿局限和吸收;术前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腹部症状和体征变化,尤其加强对非手术治疗患者的观察和随访;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若术后5~7天患者体温下降后又升高,且伴腹痛、腹胀、腹肌紧张或腹部包块等,应及时通知医生,妥善处理;
②切口感染:定期更换切口敷料,切口部位渗液较多时,应及时更换被渗液污染的敷料,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和干燥;对化脓、坏疽或穿孔的阑尾炎患者,根据脓液或渗液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应用敏感抗菌药;注意观察手术切口情况,若术后2〜3天,切口部位出现红月中、压痛、波动感,且伴体温升高,应考虑切口感染,一旦岀现切口感染,应配合医生做好穿刺抽出脓液,或拆除缝线放出脓液及放置引流管等,定期给伤口换药,及时更换被渗液浸湿的敷料,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外科护理学知识点:阑尾炎患者的护理”,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护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