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外科护理学知识点:痔”相关内容,为报考护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护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痔
一、病理生理和分类
1.内痔
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静脉丛及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病理性改变或移位。
2.外痔
齿状线远端皮下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
3.混合痔
位于齿状线附近,由齿状线上、下静脉丛互相吻合并扩张而成。内痔发展到第三期以上时多表现为混合痔。
二、临床分度和表现
1.内痔
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痔块脱出。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鲜血;若发生血栓、感染及嵌顿,可伴有肛门剧痛。便血较轻时表现为粪便表面附血或便纸带血,严重时则可出现喷射状出血,长期出血患者可发生贫血。
表4-17-1-1 内痔分度与表现
程度 | 症状 |
Ⅰ度 | 排便时出血,便后出血自行停止,无痔块脱出 |
Ⅱ度 | 常有便血,痔块在排便时脱出肛门,排便后可自行回纳 |
Ⅲ度 | 偶有便血,痔块在腹内压增高时脱出,无法自行回纳,需用手辅助 |
Ⅳ度 | 偶见便血,痔块长期脱出于肛门,无法回纳或回纳后又立即脱出 |
2.外痔
肛门不适、潮湿、有时伴局部瘙痒。若形成血栓性外痔,则有剧痛,排便、咳嗽时加剧,数日后可减轻;在肛门表面可见红色或暗红色硬结。
3.混合性痔
兼有内痔及外痔的表现,严重时可呈环状脱岀肛门,呈梅花状,又称环状痔;若发生嵌顿,可引起充血、水肿甚至坏死。
三、辅助检查
肛门镜检查可见肛管齿状线附近突出的痔。
四、处理原则
1.非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适用于初期及无症状痔。
①养成良好的饮食和排便习惯,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饮水,忌酒及刺激性食物,改变不良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便后热水坐浴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②肛管内注入抗生素油膏或栓剂,以润滑肛管、促进炎症吸收和减轻疼痛;
③血栓形成时可先予以局部热敷、外敷消炎止痛药物,若疼痛不缓解再行手术;
④如果为嵌顿痔,及早行手法复位,将痔核还纳肛门内。
(2)注射疗法:常用于I、Ⅱ°内痔的治疗。
(3)胶圈套扎疗法:可用于I、Ⅱ、Ⅲ°内痔的治疗。
(4)冷冻疗法:适用于内痔Ⅱ°出血不止,术后复发,年老体弱或伴有心、肺、肝、肾病等不宜手术者。
(5)枯痔疗法。
(6)红外线凝固:适用于I、Ⅱ°内痔。
2.手术疗法
主要适用于Ⅱ、Ⅲ、Ⅳ°内痔或发生血栓及嵌顿等并发症的痔及以外痔为主的混合痔等,包括痔单纯切除术、激光切除痔核、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和血栓性外痔剥离术。
五、护理
1.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疼痛 与血栓形成、痔块嵌顿等有关。
(2)便秘 与不良饮食、排便习惯等有关。
(3)潜在并发症:尿潴留、贫血、肛门狭窄等。
2.护理措施
(1)局部热敷或温水坐浴。
(2)遵医嘱用药。
(3)嵌顿性痔应尽早行手法复位,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
(4)保持大便通畅:
①术前调节饮食结构、定时排便、适当增加运动量,避免久站、久坐、久蹲;
②术后1〜2天应以无渣或少渣流食、半流食为主,之后应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排便,崩裂伤口。若有便秘,可口服液体石蜡油或其他缓泻剂,但忌灌肠。
(5)预防和护理并发症:
①尿潴留:术后24小时内,每4〜6小时嘱患者排尿一次,避免因手术、麻醉、疼痛等因素造成术后尿潴留,若术后8小时仍未排尿且感下腹胀满、隆起时,可行诱导排尿或导尿等;
②切口出血:术后24小时内,患者可在床上适当活动四肢、翻身等,但不宜过早下床,以免伤口疼痛及岀血;24小时后可适当下床活动,逐渐延长活动时间,并指导患者进行轻体力活动;伤口愈合后可以恢复正常工作、学习和劳动,但要避免久站或久坐;
③术后切口感染:避免清洁灌肠,防止反复插肛管造成肛门皮肤黏膜的破损;术前及时纠正贫血,提高机体抵抗力;保持肛门周围皮肤清洁,每次便后温水坐浴;
④肛门狭窄:术后应观察患者有无排便困难及大便变细,以排除肛门狭窄,若发生狭窄,应及早行扩肛治疗。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外科护理学知识点:痔”,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护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