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外科护理学知识点:颅内血肿”相关内容,为报考护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护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颅内血肿
一、临床表现
1.硬脑膜外血肿
(1)意识障碍:在原发性意识障碍之后,经过中间清醒期,再度出现意识障碍,并渐次加重。
(2)颅内压增高及脑疝:头痛、恶心、剧烈呕吐。
2.硬脑膜下血肿
(1)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脑实质损伤较重,原发性昏迷时间长,中间清醒期不明显,颅内压增高与脑疝的其他征象多在1〜3日进行性加重。
(2)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有慢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如头痛、恶心、呕吐和视神经盘水肿等,并有间歇性神经定位体征,有时可有智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和精神失常。
3.脑内血肿
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若血肿累及重要脑功能区,可出现偏瘫、失语、癫痫等症状。
二、辅助检查
CT检查。
三、处理原则
手术。
四、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意识障碍 与颅内血肿、颅内压增高有关
(2)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脑疝、术后血肿复发。
五、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瞳孔、神经系统病症等变化,及时发现颅内血肿的迹象,并在积极降低颅内压的同时及时做好术前准备。
(2)术后注意病情变化,判断颅内血肿清除后的效果并及时发现术后血肿复发迹象。患者取平卧位或头低脚高的患侧卧位,以便充分引流。
(3)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术后不使用强力脱水剂。通常术后3天左右行CT检查,证实血肿消失后拔管。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外科护理学知识点:颅内血肿”,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护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