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考生与命题人交流的唯一资料和途径就是真题。所以读题要读命题人的思想,读懂了命题人的思想,就能赢得考试。因此,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333教育学综合的真题分享,今天更新的是“2013年天津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希望给备考教育学的同学提供帮助!
2013年天津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教学模式(见2014年杭州师范大学真题)
2.课程标准(见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3.元认知策略(见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4.技能(见2011年华中师范大学真题)
5.《学记》(见2013年东北师范大学真题)
6.教育性教学原则
【答】赫尔巴特重视教学的作用,并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教育性教学的含义就是:教育(道德教育)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首先,要求教学的目的与整个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保持一致,即养成德行;其次,为实现这个目的,要设立一个近期的、较为直接的目标,即培养“多方面的兴趣”。赫尔巴特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具体阐明了教育和教学之间的本质联系,使德育获得了坚实的基础。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答】(1)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具有广泛性、基础性、深刻性和持久性的特点。
①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水平。②文化模式制约教育背景和教育模式。③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和变革。
(2)教育的文化功能。
①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传递、保存)。②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传播、交流与丰富)。③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选择、提升)。④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创造、更新)。
2.简述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与方法。(见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真题)
3.简述书院教育的特点。(见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4.简述美国“八年研究”主要涉及的问题。
【答】1930年美国进步教育协会成立“大学和中学关系委员会”。该委员会制定了一项为期八年的大规模的高中教育改革实验研究计划,即“八年研究”计划,主要涉及以下问题:
(1)关于教育目的。在一个民主社会中,中学教育的目的除升学外,还应有其他的目的,即实现个人的发展,为走向社会做准备。
(2)关于教育管理。大学与中学委员会下设专门的咨询机构,负责课程设计、教育评估以及实验研究人员的培训。
(3)关于课程、方法的选择。设计新的课程和新的教学方法。如:按单元组织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的思考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等。
(4)关于评估工作。实验指导委员会下设的一个评估委员会设计了两百多种用于各种过程和目的的标准测验,并提出了一整套新量表以及评估的理论。
“八年研究”通过对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关系的实验,研究了高中教育发展中过去没有涉及的许多问题,推动了美国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论述题
1.如何看待班级授课制?(见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2.论述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体系。(见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3.评述结构主义教育及其影响。(见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4.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见2010年华中师范大学真题)
以上就是天任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3年天津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相关内容,更多院校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分享,敬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