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考生与命题人交流的唯一资料和途径就是真题。所以读题要读命题人的思想,读懂了命题人的思想,就能赢得考试。因此,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333教育学综合的真题分享,今天更新的是“2014年江苏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希望给备考教育学的同学提供帮助!
2014年江苏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疏导原则
【答】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也称为循循善诱原则。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1)讲明道理、疏通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2.相对性评价(见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真题)
3.有教无类(见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4.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见2018年湖南师范大学真题)
5.最近发展区(见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6.流体智力(见2012年东北师范大学真题)
二、简答题
1.简述苏格拉底的教育作用观。(见2018年华南师范大学真题)
2.简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全人”理想。
【答】人文主义教育复兴了古典的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完人的教育理想,要求培养资产阶级绅士。
(1)弗吉里奥是第一个表达文艺复兴教育思想的人。在《论绅士风度与自由学科》一文中,他全面概括了人文主义教育的目的和方法。
(2)维多里诺创办了“快乐之家”宫廷学校,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即“受过良好教育的完全公民”。他倡导“自由教育”,培养全人。
(3)伊拉斯谟被称为“欧洲的导师”。主要教育思想有:人性有潜在的能力,可经过后天教育充分地、完美地实现;家庭、国家、教会都要重视教育,主张国家和教会应重视教师培养;强调古典文化的教育价值,反对形式主义,要求因材施教,尊重儿童,反对体罚和羞辱。
(4)莫尔提出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教育思想,主张实行公共教育制度,即普及教育。所有儿童都要受到良好的初等教育,男女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
(5)蒙田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一种“全新的绅士”,反对经院哲学的学究。
3.简述杜威的五步探究教学法。(见2012年天津师范大学真题)
4.简析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见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真题)
三、论述题
1.论述个人本位论。(见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家办学”。请运用教育学原理,阐述你对该政策的理解。
【答】(1)“教育家办学”符合教育专业化的规律,符合教育发展的原则。教育要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因为办学是专业化行为,教育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教育家办学”的核心是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尊重教育管理的专业特性。“教育家办学”为校长专业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对于提高办学水平,办真正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教育者是社会人与教育者的统一,必须具有明确的教育观念,能够体察社会发展对受教育者发展的需要,了解受教育者发展的规律及受教育者对自身成长的希望,热爱教育事业和受教育者,并注重积累和创新从事教育活动的经验,促进受教育者个性素质的全面发展。
(3)教师的素养之一就是高尚的师德,热爱教育事业,富有献身精神和人文精神;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热爱集体,团结协作;严于律已,为人师表。教育家要有卓越的追求,对教育有着毕生的追求,充满热情,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进取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不断超越,用大爱来诠释教育的全部。
(4)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主要指教师对教育科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能恰当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总结、概括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并使之升华,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设想。教育家要有战略思想,熟悉国家的政策方针,把握办学方向,高瞻远瞩,有先进办学理念,敏锐地洞悉教育的发展趋势,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有革新精神。
(5)教师的教育能力素养主要指保证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操作能力。这要求教师善于从事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成为教育方面的“临床专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种能力:①课程开发能力;②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③组织管理能力;④引导与创新能力。
3.试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见2010年山东师范大学真题)
4.论述科举考试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见2011年江苏师范大学真题)
以上就是天任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4年江苏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相关内容,更多院校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分享,敬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