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校萌芽的传说
一、教育的起源★★★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运用历史唯物主又观点,在《新教育大纲》中对教育起源的理论进行了阐述,仅正确地解释了教育起源问题,面且阐明了教育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杨贤江曾指出:“教育的发生就只限于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它是帮助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有了教育活动,教育的历史由此开端。原始的教育活动源于社会成员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根据原始人群时期教育产生的史实,因此我们认为: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社会产生之初,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及人类身心发展的需要。
◆易出题型:选择题
二、学校萌芽的传说★★★(2016年统考已考选择题、2016年厦门大学已考名词解释)
教育是和人类社会同时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学校则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古诗中关于学校萌芽的传说有多种。
1.成均。相传为五帝时期的学校名称,最初见于《周礼》、《礼记》二书,教育脱离了生产劳动,是专门从事教与学的机构。其教育内容以乐教为主。
2.庠。据《礼记,明堂位》称:“来廪,有虞氏之庠也。”孟轲则说:“庠者,养也。”这里被认为是传说中虞舜时代的学校,兼作养老、储存谷物之处。在氏族公社中,教育年青代的任务,通常由具有丰富生活经验的老人承担,所以“庠”这种机构,兼有养老与教育两方面的特性,而教育的任务重在德教。
3.序与校。据《礼记,明堂位》称:“序,夏后氏之序也又据《孟轲,滕文公上》称:“夏曰校。”因此有人认为夏后氏之学有序与校。
按照一般规律,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有:(1)社会生产日益发展(2)社会事务日渐复杂;(3)文字的产生,文化知识更加丰富。
注意:这一节主要谈的是人类教育的开端,考生以了解识记为主,可作为回答论述题的背景材料。
◆易出题型: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