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3-04-25 17:34:34  |  关键词:

  •  
  •  
  •  

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作为考生与命题人交流的唯一资料和途径就是真题。所以读题要读命题人的思想,读懂了命题人的思想,就能赢得考试。因此,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333教育学综合的真题分享,今天更新的是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希望给备考教育学的同学提供帮助!

 

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实验教育学(见2013年首都师范大学真题)

2.潜在课程(见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3.有意义学习(见2014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4.元认知策略(见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5.苏格拉底法(见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6.生活准备说

【答】斯宾塞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并将评价知识价值的标准定义为对生活、生产和个人发展的作用,认为知识对生活的作用越大则价值越大。根据这个标准,斯宾塞确定了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反对古典主义不实用的知识和教育。

二、简答题

1.教学活动中如何处理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的关系?(见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2.简述德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见2010年东北师范大学真题)

3.学校管理过程包括哪些基本环节?(见2017年江西师范大学真题)

4.卢梭自然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有何积极意义?(见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5.简述我国隋唐时期教育制度的特点。(见2020年浙江师范大学真题)

6.简述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见2014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三、论述题

1.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做中学”的教育信条,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倡导“教学做合一”的主张。请你在分析两种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论述它们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答】(1)两种观点的分析。(见2016年天津师范大学真题)

(2)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①理论价值。

杜威的“做中学”以及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对我国的课程改革产生了影响。我国在课程内容方面,树立了内容生活观。改变传统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只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现代技术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杜威的“做中学”以及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对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产生了影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因此要从做中学、教学做合一。

②实际意义。

我国课程加强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许多中小学开设了活动性、经验性的课程,比如园艺、烹饪、围棋、跳舞、绘画、唱歌、阅读等课程。这些课程既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又能满足社会性的需要,还能使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具有统一性、完整性。

我国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积极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发展,还重视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让学生自主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活动,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2.运用多元智力理论论述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见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3.运用教育社会功能理论论述教育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作用。(见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以上就是天任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相关内容,更多院校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分享,敬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