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5考研心理学考研知识梳理:口头言语的感知”相关内容,为心理学考研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考研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25考研心理学考研知识梳理:口头言语的感知
口头言语的感知
①言语语音的分析
语音是口语的物质外壳或形式,只有正确地知觉语音,才能接受它所代表的意义。
语音具有某种物理属性,如音调、音强、音长、音色。
音调是指语音的高低,取决于声带的长短、薄厚和松紧程度;
音强是指语音的强弱,决定于发音时呼出的气流量的大小,气流大压力大振幅大,声音就强;
音长是指语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长短;
音色是指语音的特色,由波形决定。
②影响言语感知的因素
音位的语音特征:分辨不同音位间的区别性特征,对口头言语的感知非常重要;
语音强度:5dB可觉察;20-30dB,清晰度为50%;40dB,清晰度为70%;70dB清晰度100%;超过130dB引起痛觉;
噪音掩蔽:生活中由于语境的作用,当语音低于噪音强度时,人仍可听懂语音;
语境:广义上说是指语言活动出现的具体情境;狭义上说是指书面语言和口语的上下文等;
音位恢复效应:即单词音位缺损的情况下,被试根据上下文能将词义猜出的现象。
语言学知识:句法与语义对提高语言可懂度有重要作用。
以上是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5考研心理学考研知识梳理:口头言语的感知”,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考研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