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考生与命题人交流的唯一资料和途径就是真题。所以读题要读命题人的思想,读懂了命题人的思想,就能赢得考试。因此,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333教育学综合的真题分享,今天更新的是“2020年中央民族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希望给备考教育学的同学提供帮助!
2020年中央民族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有教无类(见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2.活动课程(见2013年东北师范大学真题)
3.《颜氏家训》(见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4.洛克的“白板说”(见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5.思维定势(见2016年杭州师范大学真题)
6.贝尔-兰卡斯特制(见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二、简答题
1.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见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2.简述昆体良的教育思想。(见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真题)
3.简述西周教育的特点。
【答】(1)学在官府: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形成这种局面的客观原因是: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2)国学与乡学:国学由中央政府办理,设在天子、诸侯的王都内,是专为贵族子弟设立的教育机构;乡学是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内的学校,入学对象是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的子弟。
(3)大学与小学:大学教学以礼、乐为重,射、御次之,天子所设的大学叫辟雍,诸侯所设的大学叫泮宫;小学的学习内容是关于奴隶主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的基本训练。
(4)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内容有基本的生活技能与习惯教育、初步的礼仪规则、初级的“数”的观念。孩子从7岁起进行男女有别的教育,有明显的计划性。
(5)教育内容:“六艺”。西周时期教育的六项基本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乐是“六艺”的中心。
4.简述教师素养。(见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三、论述题
1.比较杜威和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见2016年陕西师范大学真题)
2.论述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见2010年华中师范大学真题)
3.论述唐代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见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真题)
4.论述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关系。(见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以上就是天任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年中央民族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相关内容,更多院校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分享,敬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