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中国教育史》第六章 早期启蒙教育思想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2-09-06 14:02:51  |  关键词: 《中国教育史》

  •  
  •  
  •  

《中国教育史》第六章 早期启蒙教育思想

第六章早期启蒙教育思想

一、倡导新的教育主张

(一)批判理学

1.人物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等。

2.特征

①批评理学,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空谈义理、呆板的教学方法;

②主张个性自由发展,认为教育要顺应人的本能要求;

③主张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提出“实德实才”的人格理想和教育目标;

④批判传统的政治和专制主义,把学校作为宣传其思想的工具,指出科举制度束缚人性;

⑤在教育内容上,主张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和技艺;

⑥在学习方法上,提倡积极实践,反对理学家主张静坐、读书穷理的治学方法。

(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学校的作用

1.概述

“公其非是于学校”是黄宗羲思想的基本精神,在于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改变国家政事之是非标准由天子一人决断的专制局面。

2.主张

学校的作用不仅在于培养人才改进社会风俗,更在于议论国家政事。在学校中,由大家共同来讨论国家政事的得失,议论国家政策的是非标准。

3.评价

①黄宗羲的上述思想,是中国古代关于学校职能理论的创新,也是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独特贡献;

②要求国家决策民主化的强烈愿望,闪烁着民主思想,是近代议会思想的萌芽;

③对中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反对封建教育起了启蒙作用。

(三)日生日成的人性与教育

王夫之认为,人性不是天生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后天不断的生长变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基于“日久生成”的人性观,王夫之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作用,并认为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继善成性,使之为善。

2.改变青少年时期因“失教”而形成的恶习,进而改恶为善。

(四)义利合一的教育价值观

在伦理道德教育上,传统教育将“义”与“利”以及“理”与“欲”对立起来。

颜元针对传统教育的偏见,明确提出“正其义,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认为“义”和“利”二者并非截然对立,而是能够统一起来的。“利”是“义”的基础,“正义”“明道”的目的是“谋利”和“计功”。“利”也离不开“义”,而且“利”必须符合“义”。这种见解冲击了传统的禁锢思想,使得中国古代对于义利关系问题的认识出现了新的趋势。

二、颜元的学校改革思想

(一)颜元与漳南书院

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深刻地批判了程朱理学,竭力提倡“实学”和“实用”的教育;创办漳南书院,制定“宁粗而实,勿妄而虚”的办学宗旨,施行“六斋”教学,反对理学。

(二)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

 1.内容

“实才实德之士”是品德高尚、有真才实学的经世致用人才。颜元认为“实才实德之士”有两种:一种是“上下精粗皆尽力求全”的通才,另一种是“终身止精一艺”的专门人才。在他看来,成为通才当然最好,但专门人才只要能经世致用,同样便是“圣贤一流”。

2.评价

颜元提出“实才实德之士”的培养目标,虽然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具有局限性。然而,他重视人才对于治国的重要作用,强调人才主要依靠学校教育培养,这些都是正确的。同时,他主张学校应该培养“实才实德之士”,显然已冲破了理学教育的桎梏,具有鲜明的经世致用特征,反映了要求发展社会生产的新兴市民阶层对于人才的要求,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三)六斋实学教育内容

1.实学教育内容

指的是以“六艺”为中心的“三事”“六府”“三物”。

①“三事”指正德、利用、厚生说;②“六府”指金、木、水、火、土、谷说;③“三物”指六德、六行、六艺。其中,“六德”为智、仁、圣、义、中、和;“六行”为孝、友、睦、姻、任、恤;“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

同时,他基于“富国强兵”的政治理想,还提出教育要“兵农合一”“文武兼备”。

2.六斋教学

晚年的颜元在主持漳南书院时把书院规划为六斋,规定了各斋的具体教育内容,充分体现了其“实学”的教育思想。

(1)文事斋:学习礼乐、书数、天文、地理等;

(2)武备斋:学习兵法、射御、技击等武事;

(3)经史斋:学习“十三经”、历代的法律、历史、诗文等;

(4)艺能斋:学习水利、火学、工学、象数等;

(5)理学斋:学习理学思想以及修身之道;

(6)帖括斋:学习八股举业之道。

评价:

①六斋设置的教育内容不仅包括了传统的经史礼乐,还纳入了自然科学知识和军事武备知识等,充分反映了颜元的“实学”教学思想;

②实行分科设教,这在当时确实是别开生面,已经蕴含着近代课程设置的萌芽,将中国古代关于教育内容的理论推进到了崭新的发展阶段,这是颜元对于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

(四)习行的教学方法

1.内容

(1)颜元反对理学家静坐读书、空谈心性的教学方法,静坐读书脱离了实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改变这种重视读和讲得方法,颜元强调“吾辈只向习行上做功夫,不可向语言、文字上着力”。

(2)他崇尚习行的教学方法,认为只有通过习行才能获得真知灼见,才能实际应用所教所学的知识。“习行”教学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要坚持练习和躬行实践,才能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

(3)颜元并非排斥通过读和讲来学习知识,只是反对唯独通过静坐读书来获取知识,主张将读书、讲学与习行相结合,还要在习行上下更多地工夫和精力。

(4)获得知识的目的在于“实行”“实用”。“习行”也是培养“经世致用”人才的主要途径和教学方法。这么做符合学习规律,有利于道德的修养,有利于身体健康。

(5)常用的教学方法:一是学用结合;二是“讲练结合”。

2.评价

(1)优点

①颜元的“习行”教学方法,强调接触实际,重视练习,从亲身躬行实践中获得知识,这在当时以读数为穷理,讲说著述为穷理,脱离实际的教育思想吹进了一股清新之风;

②它反对脱离实际的、注入式的、背诵教条的教学方法,是中国古代教学法发展上一次手足解放的运动,是教学法理论和实践上的一次重大革新,具有进步意义。

(2)不足

颜元所说的“习行”,讲的是个人行动,忽视了“知”对“行”的指导作用,看轻了理论思维的重要性。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