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2-12-24 12:51:38  |  关键词: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 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  
  •  
  •  

作为考生与命题人交流的唯一资料和途径就是真题。所以读题要读命题人的思想,读懂了命题人的思想,就能赢得考试。因此,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333教育学综合的真题分享,今天更新的是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希望给备考教育学的同学提供帮助!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论语》(见2010年东北师范大学真题)

2.义务教育(见2012年东北师范大学真题)

3.教学方法(见2013年华南师范大学真题)

4.特朗普制

【答】特朗普制是美国学者特朗普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形式试图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大班进行上课,就是把两个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大课。小班进行研究,就是每个小班大约20人,由教师带领进行研究和讨论大班授课的材料。同时还有个别教学,由学生独立写作业,部分作业指定,部分作业自选。在时间分配上,大班教学占40%,小班研究占20%,个别教学占40%。特朗普制力图在教学组织形式中结合学生自学和大班授课的优势。目前,很多学校在实验这种方法。

5.学制(见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6.教育行动研究(见2014年南京师范大学真题)

二、简答题

1.简述你对校园欺凌的看法。

【答】校园欺凌,不能只是一个“开过分了的玩笑”。目前可以说,事件的有效预防,事件发生时的及时、妥善处理,事件发生后的惩戒和科学教育,都还缺乏有效的措施。

(1)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①个人因素:年龄、不良嗜好、学业成绩、性格。②家庭因素: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③学校因素:学校的管理规范程度、学校的法制教育效果、教师的法治素养、学校的文化建设、学校的硬件建设等。例如,国外有研究证明,一所寄宿制学校如果晚间照明好,学校发生欺凌事件的概率就会明显降低。④社会因素:网络、影视、动漫等;学生的社会不公平待遇。

(2)校园欺凌防治的对策与建议。①建立完备的法律规范。②完善三级工作体系。第一,预防体系: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沟通协助教育。第二,应对体系:建立报告与举报渠道;建立应急预案,及时制止,避免事情扩大;强制通报。第三,善后体系:建立心理辅导室;跟踪指导。③矫正问题学生。“以教代刑”的教育措施,即以合理的教育替代刑事处罚,绝不能不了了之。

2.简述美国的返回基础教育运动。

【答】(1)背景:20世纪70年代,由于公众对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普遍不满,美国掀起了“返回基础”教育运动,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校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薄弱的问题而言的。

(2)内容:

①小学阶段:强调阅读、写作和算术教学,学校教育应将精力集中于这些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上。

②中学阶段:主要应把精力集中于英语、自然科学、数学和历史的教学上。

③教师作用:教师应当在学校教育的一切阶段起主导作用。

④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当涵盖练习、背诵、日常家庭作业以及经常性测验等。

⑤考试制度:经过考试证明学生确已掌握所要求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后,方可升级或毕业,取消只凭学满课程所要求的时间就予以毕业或升级的做法。

⑥课程设置:取消选修课,增加必修课。

⑦班级管理:严明纪律等。

(3)评价:“返回基础”教育运动曾在美国教育界引起一场激烈的争论。提倡者和赞同者甚至把这场运动视为拯救美国基础教育的“灵丹妙药”,但也有许多人对其严厉指责。这场运动从实质上讲是一种恢复传统教育的思潮。

3.简述陶行知的儿童创造教育思想。

【答】陶行知的儿童创造教育思想即“小先生制”。“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受学生的启发而提出的方法。为了解决普及教育中师资缺乏、经费匮乏、女子教育困难等问题,又因为儿童是中国实现普及教育的重要力量,所以他提出“小先生制”,即“即知即传”,人人将自己所识的字和所学的文化随时随地地教给别人,儿童是这一过程的主要承担者,陶行知认为小孩也能做大事,“小先生”不仅教别人识字、学文化,还教别人做“小先生”,由此知识不断得到推广。“小先生制”是贫穷国家普及教育最重要的钥匙。

4.简述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带给我们的教育启示。

【答】“最近发展区”是维果茨基在说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时提出来的,他认为“儿童的教学可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所谓“最近发展区”,就是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为此,在确定儿童发展水平及其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二者之间的差距,即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从这个意义上说,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创造着”学生的发展。他主张教学应当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教学可以带动发展。

根据“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它一方面决定着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如果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上都不仅考虑到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而且能根据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给儿童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这会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

三、论述题

1.论述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教师观及其“尊师重道”的思想。

【答】(1)孔子的教师观。教师应该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教师要尽职尽责,热爱学生,还要以身作则,教学相长。

(2)荀子的教师观。

①荀子特别推崇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师。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②荀子把教师提高到与天地、祖宗并列的地位。教师的作用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的。

③荀子认为当教师应具备四个条件:一要有尊严和威信;二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三要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四要能体会“礼法”的精微道理,且能加以阐发。

(3)《学记》中的教师观。教学相长原则:本意并非教与学的相互促进,仅指教这一方以教为学,后人引申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双方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4)韩愈的教师观。

《师说》是唐代教育家韩愈论述师道的文章,其中主要讲了教师的意义、任务、为师的标准、师生关系。

①教师的意义:尊师即卫道,“道”是封建道德的最高境界。韩愈竭力倡导重振师道。师与道是密切结合,不可分离的。

②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这里的“传道”是最主要的内容。

③以“道”为求师的标准。韩愈提出教师要以“道”和“业”为标准来衡量。“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也就是说,师生的关系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只要闻道在先,术业有专长者,皆可以为人师表。

④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韩愈强调师生关系在道和业面前是一种平等关系,师生关系可以互相转化,这是对维护教师绝对权威的师道尊严思想的一种否定。这种含有辩证法因素和民主平等色彩的师生观,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教育理论,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古代教育家的教师观已经逐步向民主的方向不断发展。

2.论述卢梭的儿童教育观。(见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3.论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见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4.论述课程和教师的关系,以及开发校本课程需要教师具有怎样的教师素养。

【答】(1)课程和教师的关系:

教师是课程改革中主要课程的研究者、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课程改革最终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任何教育改革,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被排斥于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去教;课程游离于教学之外,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由教学计划规定的。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应该充分体现出教师在课程中的作用,让教师参与具体课程的设计和评价,使课程更能适应实践教学。就我们高等数学课程而言,课程内容大致相同,但对于不同的专业,侧重点就要有所不同,只有这样,高等数学这门课程才更能发挥它作为基础课程的作用。同时,对于课程的改革,应及时地进行普及,这就需要对教师进行新课程培训。教师对与新课程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理念应急需“充电”。所以,要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办法切实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

(2)开发校本课程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①全新的课程开发意识。

校本课程开发注重课程的个性与开放性、多样性、灵活性,尤其是注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出现,使教育基本要求的统一性与人才的多样性有机结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结合,相互补充,实现课程的“最原始愿望”。教师正确的、全新课程开发意识,是开发校本课程中教师不可缺少的思想装备。

②卓越的课程开发能力。

课程开发能力是指课程开发者对课程的参与、实施、评价与创造的能力,这是课程意识观的外化与表现,最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起决定性作用。作为教师,要深刻认识和领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对于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大意义,要不断探索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方式方法。没有新的课程设计理念,就没有地方课程的开发;同样,空有课程设计理念,没有课程开发的能力,校本课程开发仍然无法进行。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基础、最紧迫的工作。

 

专业课.jpg


以上就是天任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相关内容,更多院校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分享,敬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