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概念的转变”相关内容,为报考心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概念的转变
1.概念原理的理解与保持
(1)概念的学习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决定事物的性质并使一 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
概念的获得一般是通过两种形式进行的: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
①概念的形成指学生通过直接观察一类事物找出这类事物共同的关键特征,并使用词来表示这个概念。
②概念的同化指在认知结构已有概念的基础上以定义的方式直接传授概念的特征。
③概念学习的方式:规则——例子——规则,例子——规则——例子。
④正例与反例:正例防止概括不足和窄化范围,反例防止过度概括和范围过宽。一般来说,先呈现正例后呈现反例。
⑤变式:正例无关特征上的变化。
(2)原理的学习
原理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间某种关系的表述,也就是对概念间关系的言语说明。原理学习的条件包括:学习者的内部条件、学习情境条件。
首先,学习者对概念学习和理解。其次,由于原理学习涉及对概念关系的语言表达,言语能力也是重要条件。最后,学习的动机也是重要的内部条件。学习的情景条件是指言语指令中,教师的指导语言对原理学习的作用。
原理学习主要包括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两种方式。发现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发现概念间的关系。接受学习是指导者将原理以命题的形式直接呈现给学习者,并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使新的原理融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
2.错误概念的转变
(1)错误概念及其特点
在学习科学知识之前,日常经验使得我们对客观世界已具有了一些看法和解释,从而建构了大量自发概念,在这些自发概念中有一些与科学概念相冲突,这就是错误概念。错误概念具有广泛性、隐蔽性和顽固性等特点。
(2)错误概念的转变
概念转变指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转变,其实质就是认知冲突的引发和解决的过程。
(3)促进错误概念的转变的步骤
①引发认知冲突,创建“学习”共同体,鼓励学生交流讨论。
②营造为概念转变而教的情境。
③承认学生,促使其形成积极的态度。
(4)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
①学习者的形式推理能力。
②学习者先前的知识经验。
③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④学生的动机,对知识、学习的态度。
(5)波斯纳概念转变的条件
①对原有概念不满。
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
③新概念的合理性。
④新概念的有效性。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概念的转变”,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