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2021年江苏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3-02-28 17:21:22  |  关键词: 2021年江苏师范大学 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  
  •  
  •  

2021年江苏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作为考生与命题人交流的唯一资料和途径就是真题。所以读题要读命题人的思想,读懂了命题人的思想,就能赢得考试。因此,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333教育学综合的真题分享,今天更新的是2021年江苏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希望给备考教育学的同学提供帮助!

 

2021年江苏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积分法(见2021年湖南师范大学真题)

2.元认知(见2010年华中师范大学真题)

3.品德不良(见2015年华南师范大学真题)

4.教学做合一(见2018年湖南师范大学真题)

5.螺旋式课程(见2015年云南师范大学真题)

6.生计教育(见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社会流动性。(见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2.简述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观。(见2013年杭州师范大学真题)

3.简述杜威的思维与教学方法。

【答】(1)杜威批判传统教育的教学方式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杜威对以教师、教科书、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颇不以为然。杜威所推崇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从做中学”的方法,具体讲是一种在经验的情境中思维的方法。杜威非常重视学校对学生优良思维习惯的培养,他认为学校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反省思维五步法的创立。

①“反省思维”的含义。所谓反省思维,指对某个经验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思考,其功能在于求得一个新情境,把困难解决、疑虑排除。

②反省思维教学法有五个步骤:

a.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教师要创设一个儿童感兴趣的、与儿童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情境。b.在情境中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很实际、很真实的,这个问题将是学生接下来思考的思维刺激物。

c.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关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请学生们开动脑筋想出种种假设。

d.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学生可以通过活动和操作排除不相干的假设,推翻不能解决问题的假设,并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假设。

e.验证这个假设。学生需要通过检验的方法,验证解决问题的结论或假设,使这个结论变得明确、有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己探索知识,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学生自己从中感受到学习的意义。

这五个步骤的顺序不固定,可合并步骤。

(3)评价

杜威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主动地活动,积极地思维,并注意学生的兴趣与需要,这是很有见地的,为“发现法”的教学方法奠定了基础。但是,杜威忽视了系统知识的传授,降低了知识的地位,过于重视活动,泛化了问题意识,简化了认知的途径,影响了教育质量。

4.简述创造性心理。(见2013年曲阜师范大学真题)

三、论述题

1.试述基础教育中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要求,结合你的感受谈一谈。

【答】课程是组织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活动最主要的依据,基础教育改革则是教育改革的基础。纵观中外基础教育改革,无不把课程改革放在突出的位置。而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新课改中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新的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要求,都强烈地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对广大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1)新课改对教师教育观念提出的新要求。新课改方案提出要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

我认为,教育观念的更新具体表现在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人师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建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新观念。

(2)新课改对教师知识结构提出的新要求。此次新课改整体设置了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了综合课程。在课程内容上,改变了过去繁、难、偏、旧和过于偏重书本知识的状况,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与现代社会的联系,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就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上,教师只需要懂得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就能胜任教学工作,但新课改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学科基本知识,还要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也就是说,对教师知识结构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更加强调多层次的复合的知识结构。

(3)新课改对教师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新课改实行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这对教师的研究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我认为,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努力成为研究者,要善于把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结合起来,善于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探究。

(4)新课改对教师身心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新课改要求教师要胜任多种角色,面对多种挑战,因此,良好的身心素质必不可少。

良好的身心素质是指教师不但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良好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性格特征、稳定的情绪和清晰的自我意识等。在教育教学中,只有教师自身具有良好的身心素养,才能对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的影响。

2.试述中小学教育中自我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见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真题) 3.试比较梁漱溟与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答】(1)二者的乡村教育方案:

①晏阳初提出“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四大教育”是指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以生计教育攻穷,培养生产力;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三大方式”是指学校式教育,以青少年为对象设置初级平民学校、高级平民学校和生计巡回学校;社会式教育,以一般群众和农民团体为对象开展读书、演讲等活动;家庭式教育,以家庭中各成员为对象的生活、生产常识教育。

②梁漱溟提出建立行政系统与教育机构合一的乡农学校。学校由学众、教员、学董、学长组成;学校按自然村落和行政级别分村学与乡学两级,实行“政教养卫合一”“以教统政”,将学校式教育与社会式教育合一;学校课程分两类,一类为以知识教育和“精神讲话”为内容的共有课程,另一类为各校根据自身生活环境而设置的个别课程。

(2)二者的异同:

①相同点:晏阳初与梁漱溟均注重乡村教育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并将教育与乡村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结合起来共同建设,在方式上均注意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

②不同点:

a.对中国问题的认识不同。晏阳初对中国农村问题的分析更多的是对中国“社会病”具体表象的归结;梁漱溟着力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为出发点寻找中国乡村问题的病因。

b.乡村教育的理论和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不同。晏阳初更注重乡村具体问题的解决,并引进现代民主意识和西方社会治理模式;梁漱溟则主要借鉴中国古代乡约制度并加以改造,更注重弘扬传统道德。

4.论述期望━价值理论。

【答】(1)代表人物:阿特金森。

(2)含义:指追求卓越、获得成功的动机。他认为个体趋向的成就动机由成就需要、期望水平和诱因价值三者共同决定,用公式表示,即动机强度(T)=f(需要×期望×诱因)。

①成就需要(M):个体稳定地追求成绩的倾向。

②期望水平(P):个体在某一任务上获得成功的可能性。

③诱因价值(Ⅰ):个体成功完成某项任务所带来的价值和满足感。

(3)两种动机分类:阿特金森认为,人在追求成就时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力求成功的倾向,另一种是避免失败的倾向。

①力求成功者:敢于冒风险去尝试并追求成功,阿特金森经计算认为,力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

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

②避免失败者: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难的任务。

(4)应用。①对于力求成功者:教师要给他们设置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营造竞争的学习环境,并且给予较严格的分数评定。②对于避免失败者:教师要发挥表扬、激励的作用,营造竞争性较弱的环境,给予较为宽松的评分。③教师需要适当地掌握评分标准,使学生感到要得到好成绩是可能的,但也不是轻而易举的。

(5)评价。

优点:成就动机理论把人的动机的情感方面与认知方面统一起来。用数学模型来简明地表达,揭示了影响成就动机的一些变量和规律,并用大量的实证研究证实和检验了其理论假设的合理性和客观性,在动机理论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缺点:成就动机的理论模型还不够完善,如过分重视内部因素的作用而忽视了外部因素的作用,成就动机与整个人格特征的关系尚缺乏充分的研究等。

以上就是天任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江苏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相关内容,更多院校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分享,敬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